日期检索:
心里的感动眼中的幸福
本报记者 武德平 杨梅 通讯员 王琮 张小敏
三原县群众教育路线活动开展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群众是否从中得到了实惠?7月17日至18日,记者前往该县几个乡镇进行采访,倾听了许许多多平凡而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透射出从普通老百姓到机关干部的生活和工作,正在悄然发生着的变化。
故事之一敲锣打鼓挂牌匾
记者采访的第一站选在了离县城不远、交通便利的大程镇。17日上午,当我们走进镇政府大院时,便听到一阵阵热闹的锣鼓声。原来这里正在举行表彰大会,表彰各村在环境卫生整治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据镇党委副书记刘轩介绍说:“这次表彰的对象,包括镇政府监督员、保洁员和各村选出的‘最美庭院’家庭。”
之后,我们随着锣鼓队来到了义和村村民王待民家中。王待民今年64岁,全家共7口人,一家人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当走进他的家时,你仿佛到了哪个豪华的宾馆里,一间套着一间,设计新颖独特,屋外是绿色鲜花簇拥着,屋内是白色雕塑的吊顶,深棕色木地板,欧式装修风格,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农家大院。
王待民说:“2010年我儿子找来设计院的设计师和家装公司的人,为我建成了现在的这个家。镇上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大搞清洁工程,让我们这些富起来的农民,更加懂得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今天能被镇政府挂上‘最美庭院’的牌子,我觉得特别高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驻村干部和镇上的领导干部,经常拿着扫帚,抡起铁锨带领群众打扫村里的卫生,把几十年来遗存下来的死角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现在每次走到村子里,路净,家美,心里头特别地感动。”
故事之二干部帮咱建大棚
循着烈日炎炎的乡间道路,记者在安乐镇山西庄的蔬菜大棚前,见到了60岁的杨同运老汉。当问到是否了解党的群众路线时,他动情地说:“我咋不知道呢?要不是两位驻村干部帮我,哪里有我的今天。”
“咋回事,老人家?你慢慢说。”记者问道。杨同运便以感激的语气讲述着他的故事:“去年村里搞产业化调整,家家户户都在建大棚,我家情况不好,建到一半再也无力了,停了下来。县政协驻村干部姚飞、杨丽华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二人马上各拿出5000块线,及时送到我手里,同时,我们村支书张秀花也为我提供了建棚需要的材料和化肥等价值7000元支持我,帮助我把大棚建了起来。”(下转第七版)
三原县群众教育路线活动开展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群众是否从中得到了实惠?7月17日至18日,记者前往该县几个乡镇进行采访,倾听了许许多多平凡而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透射出从普通老百姓到机关干部的生活和工作,正在悄然发生着的变化。
故事之一敲锣打鼓挂牌匾
记者采访的第一站选在了离县城不远、交通便利的大程镇。17日上午,当我们走进镇政府大院时,便听到一阵阵热闹的锣鼓声。原来这里正在举行表彰大会,表彰各村在环境卫生整治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据镇党委副书记刘轩介绍说:“这次表彰的对象,包括镇政府监督员、保洁员和各村选出的‘最美庭院’家庭。”
之后,我们随着锣鼓队来到了义和村村民王待民家中。王待民今年64岁,全家共7口人,一家人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当走进他的家时,你仿佛到了哪个豪华的宾馆里,一间套着一间,设计新颖独特,屋外是绿色鲜花簇拥着,屋内是白色雕塑的吊顶,深棕色木地板,欧式装修风格,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农家大院。
王待民说:“2010年我儿子找来设计院的设计师和家装公司的人,为我建成了现在的这个家。镇上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大搞清洁工程,让我们这些富起来的农民,更加懂得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今天能被镇政府挂上‘最美庭院’的牌子,我觉得特别高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驻村干部和镇上的领导干部,经常拿着扫帚,抡起铁锨带领群众打扫村里的卫生,把几十年来遗存下来的死角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现在每次走到村子里,路净,家美,心里头特别地感动。”
故事之二干部帮咱建大棚
循着烈日炎炎的乡间道路,记者在安乐镇山西庄的蔬菜大棚前,见到了60岁的杨同运老汉。当问到是否了解党的群众路线时,他动情地说:“我咋不知道呢?要不是两位驻村干部帮我,哪里有我的今天。”
“咋回事,老人家?你慢慢说。”记者问道。杨同运便以感激的语气讲述着他的故事:“去年村里搞产业化调整,家家户户都在建大棚,我家情况不好,建到一半再也无力了,停了下来。县政协驻村干部姚飞、杨丽华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二人马上各拿出5000块线,及时送到我手里,同时,我们村支书张秀花也为我提供了建棚需要的材料和化肥等价值7000元支持我,帮助我把大棚建了起来。”(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