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让农民生活在美好家园
通讯员 吴芳莲
“耕地不用牛,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儿时说这顺口溜时,老人们都骂我们说胡话,没想到这些不仅实现了,而且还享受到祖辈们无法想象的‘待遇’……”7月29日,在旬邑县排厦村村委会的广场上,村民们正在聊自己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一排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在夕阳的照耀下光彩夺目,绿化带里花艳叶绿,侧柏如同卫士站在门的两侧,一副幸福和谐的田园风景图映入眼帘,这就是当下旬邑人的宜居环境。“排头兵”成为全国典范
旬邑县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从2004年开始,该县大胆探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职田镇车村、丈八寺镇谈村、郑家镇王家社区、原底西头社区等名不见经传的村子、社区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又成为游客们乡村旅游的好去处。大规模、高质量的新农村建设,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为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出了一条比较可行的路子。想方设法让农民获利
群众的居住条件改善了,腰包如何鼓起来呢?一个现实性的问题摆在面前。
以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目标,发展特色产业不动摇。2004年,该县落实中央关于免征农业特产税的政策。县委、县政府认为,免征农业特产税,虽然使财政减了收,但于农民增收有利。因此,他们不但没有放松这一产业,而是抓住免税政策激发了广大果农积极性的有利契机,加大了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去年,苹果种植面积达50万亩,产量52万吨,果农人均苹果收入达到5900元,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农民种地不用纳税交粮,而且国家还给咱发钱、发农机具哩!”的确,像这样的好事祖辈们可能都没敢想过,更别说享受了。
农民富则天下富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天下富。要让农民富起来,那就必须先要让农民动起来。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呢?
旬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惠民政策一项项得到落实。同时,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根据群众需求,财政买单为农民购买农机具,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加强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这不仅提高了群众务农的积极性,同时也推进了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
“妇女生娃国家报销,娃们上学不要钱,生病了有合疗,老了有养老保险、高龄补贴……”这段顺口溜回荡在大街小巷,让人听后不禁感慨:这样的好生活祖辈们知道后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呀!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近年来,该县始终把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抓紧民生建设工程。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分娩、60岁以上老人每月国家给发养老保险、70岁老人可以享受高龄补贴、看了病、住了院农村合疗给报销、孩子上学还免费……“我们的幸福事说几天都说不完”、“我们农村人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夜幕降临,在路灯的银光下,从田间劳作回来的人们纷纷来到了广场上,聊天、健身、跳舞,到处洋溢着幸福、和谐的欢笑声。
“耕地不用牛,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儿时说这顺口溜时,老人们都骂我们说胡话,没想到这些不仅实现了,而且还享受到祖辈们无法想象的‘待遇’……”7月29日,在旬邑县排厦村村委会的广场上,村民们正在聊自己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一排欧式风格的小洋楼在夕阳的照耀下光彩夺目,绿化带里花艳叶绿,侧柏如同卫士站在门的两侧,一副幸福和谐的田园风景图映入眼帘,这就是当下旬邑人的宜居环境。“排头兵”成为全国典范
旬邑县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从2004年开始,该县大胆探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职田镇车村、丈八寺镇谈村、郑家镇王家社区、原底西头社区等名不见经传的村子、社区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又成为游客们乡村旅游的好去处。大规模、高质量的新农村建设,为城乡发展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为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出了一条比较可行的路子。想方设法让农民获利
群众的居住条件改善了,腰包如何鼓起来呢?一个现实性的问题摆在面前。
以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为目标,发展特色产业不动摇。2004年,该县落实中央关于免征农业特产税的政策。县委、县政府认为,免征农业特产税,虽然使财政减了收,但于农民增收有利。因此,他们不但没有放松这一产业,而是抓住免税政策激发了广大果农积极性的有利契机,加大了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去年,苹果种植面积达50万亩,产量52万吨,果农人均苹果收入达到5900元,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农民种地不用纳税交粮,而且国家还给咱发钱、发农机具哩!”的确,像这样的好事祖辈们可能都没敢想过,更别说享受了。
农民富则天下富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天下富。要让农民富起来,那就必须先要让农民动起来。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呢?
旬邑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惠民政策一项项得到落实。同时,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根据群众需求,财政买单为农民购买农机具,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加强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这不仅提高了群众务农的积极性,同时也推进了农业产业的飞速发展。
“妇女生娃国家报销,娃们上学不要钱,生病了有合疗,老了有养老保险、高龄补贴……”这段顺口溜回荡在大街小巷,让人听后不禁感慨:这样的好生活祖辈们知道后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呀!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近年来,该县始终把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抓紧民生建设工程。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分娩、60岁以上老人每月国家给发养老保险、70岁老人可以享受高龄补贴、看了病、住了院农村合疗给报销、孩子上学还免费……“我们的幸福事说几天都说不完”、“我们农村人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夜幕降临,在路灯的银光下,从田间劳作回来的人们纷纷来到了广场上,聊天、健身、跳舞,到处洋溢着幸福、和谐的欢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