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女老板心真美
投资300万元山沟里种菜卖不出去免费送给村民
    园区内干活的工人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
    黄玉玲(中)和在园区内干活的农民。

    本报记者 孙军 段鸿 文/图
    一位年过六旬的城里女老板,在偏远的山村投资300万元种植高山生态蔬菜。在没有销路的情况下,免费发放给当地村民和给其干活的农民吃。目前,尽管受到挫折,但她选择微笑面对,坚信自己的路没走错。
    投资300万乡下种菜
    7月28日,记者在蓝田县金山乡南湾岭村孟家小组的山沟里,见到了61岁的黄玉玲,在她的简易办公室的周围,全是露天蔬菜,有鲜嫩欲滴的黄瓜、艳红无比的西红柿,还有豆角、辣椒、茄子等。黄玉玲告诉记者,目前种植的蔬菜面积是400多亩。
    记者了解到,由于南湾岭村孟家小组几年前从山沟移民搬迁到梁上的公路边,所以遗弃了原来种庄稼的坡地。去年4月,黄玉玲以每亩400元的价钱从村民手上流转了250多亩土地,又拾荒了150多亩,全部用于种植露天、无污染的时令蔬菜。
    由于地处山沟,地形复杂,地势陡峭,水源又不方便。黄玉玲先开始整理土地,修造梯田。截至目前,黄玉玲已经投资了20万元修复水库一座,3万元修建蓄水池一座,1万多元架起了电线,又花了16万元修了从公路边到山沟里的生产路。到现在,已经投资300万元。今年春季开始种植高山生态蔬菜,还成立了愿宁高山生态蔬菜有限公司及合作社。由于金山乡地处山区,海拔1300米,所以露天蔬菜成熟晚,目前,400亩蔬菜开园已有10天左右。
    雇佣当地农民干活
    黄玉玲到南湾岭村孟家组投资种植高山蔬菜,最大的受益者是当地农民。
    记者看到,在菜园浇地摘菜的全是当地上了年纪的农民。一位姓李的农民对记者说,他今年已经快70岁了,其他的活他干不了,但是他种了一辈子的菜,所以老板看上他的手艺,现在每天不出村还挣70元。几名摘菜的妇女说,没想到,她们也能打工挣钱。
    黄玉玲目前每天用工平均在30人左右。记者了解到,这些人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没其他技术,都来高山蔬菜种植基地打工,早上来,下午回去,中间还要管饭,每人每天从70元到120元不等。
    卖菜钱不够付工资
    黄玉玲告诉记者,开园10多天,由于地处高山,距蓝田县城20公里,不通城里的市场,只能叫人拿到当地的集市上卖。但由于当地农民都种菜,现在又是蔬菜集中上市期,卖出去的菜钱还不够给卖菜的人付工资。
    目前,黄玉玲的高山生态蔬菜基地出产的西红柿售价每斤1元、黄瓜每斤1元、豆角每斤1.5元、土豆每斤1元。黄玉玲说,基地种植的蔬菜,不施用化肥,全用农家肥,还是生产队时的品质,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