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打核桃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柿子乱赶集。在老家乡下,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前夕,父亲就早早地准备一根长长的竹竿,仔细地用镰刀将竹竿上的竹节刮得溜光,准备打核桃。
只要见父亲准备打核桃,我们这帮馋嘴的娃娃们可比大人还着急,迫不及待地扛着竹竿去核桃树上敲几下。我们用一个自制的小弯刀将青溜溜的核桃儿剖成两半,再用弯刀在核桃瓤的周围旋一圈,核桃瓤就被我们剜出来了,一瓣瓣白嫩嫩的核桃仁,只需将上面一层薄如蝉翼的“衣服”剥掉,就可以大快朵颐了。只是我们每次吃过核桃后,一双双小手就被核桃青皮里的汁液染得像是乌鸦爪子般黑黢黢的了。
每年奶奶见了我们提前打核桃吃,总免不了一番唠叨:“你们想成精了?没听老年人常说‘荞麦扬小花,核桃喂乌鸦;荞麦扬大花,核桃退化化(即脱去外表青皮的核桃果实)。’这时间没有到,核桃还没上油哩,你们就开始糟蹋开了。”有次,我觉着好奇就问奶奶:“这核桃不是能吃了吗?咋还不打?为啥非得要赶在七月十五才打呀?”“你们娃娃知道个啥?”奶奶细心地给我们解释,“七月十五树老爷才给核桃上油呢,上了油的核桃吃到嘴里又油又香,这时候核桃的青皮也开始自己脱壳。哪像你们,果子还没熟就开始糟蹋,看你们一个个把手都弄成啥样子了。”
到了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我们全家老少齐上阵,扛着竹竿,挎着竹篓,打核桃去。每次都是父亲上树敲打,我们几个娃娃和母亲负责在树下捡拾。只要父亲在树上用力一敲打,满地上就仿佛下冰雹一般落满一层碧绿;已经完全成熟的核桃,在刚一落地的瞬间就自己褪去了青皮。和大人们抢拾核桃时,我们时常抢先一步捡到,在一块空旷的青石板上砸来享用。不过树上的核桃可没长眼,猛不设防便会
被雨点般下落的核桃砸中,给你个无言的“教训”。
虽然一只手在揉着“挨打”的地方,另一只胳膊还舍不得放下胳膊弯里挎着的竹篓子。一张张稚气的小脸也总不忘在贪婪地仰望着高高的核桃树,像极了一首歌中所唱的:“高高的树上打核桃,谁先打到谁先尝,谁先打到我替谁先装……”每次不待父亲下树,我们已经将大树周围的核桃捡拾得差不多了,我们这些娃娃们只管捡能看得到的核桃,只有母亲是那么的认真仔细,从不会放过每一个茅草窝和石头缝!
这时候,看到树下大小竹篓子里装满的核桃,浑身冒汗的父亲总会露出丰收的喜悦和欣慰。
打核桃的季节啊,收获的不仅仅是希望,更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