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西凤酒:传承古法酿“新”酒
4月20日,西凤酒文化研讨暨专家聘用仪式在宝鸡市举行。(资料图)
西凤酒贮酒容器——酒海。(资料图)
西凤酒成品包装自动生产线。(资料图)
西凤集团佳县高粱基地。(资料图)
本报记者 韩小珍
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区的中国四大老牌名酒西凤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酿造源头始于殷商,在周秦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在唐宋文化的辉煌中嬗变,在明清文化的滋润下走向海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凤酒涅槃新生,改革开放之后更是走向辉煌。
1 承历史,创品牌价值
根据出土于宝鸡市戴家湾西周初年的周公东征方鼎(丰白鼎)铭文记载,远在3000年前这里出产的“秦酒”(即西凤酒)就已经成为御酒。
史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将西凤酒作为庆功用酒,后来挥师中原,横扫天下。唐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凤翔,曾以“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诗句盛赞西凤酒。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出仕凤翔期间,在《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一诗中用“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来赞美西凤酒。明朝时期,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酿酒业大振,过往路人时有“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情况发生,皆以品尝西凤酒为乐事。到了清朝末年,西凤酒的影响力远扬海外。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名酒,西凤酒有着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
古法酿造是凤香型白酒品质保障的独门秘诀,也是西凤酒业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从殷商晚期至今,一整套西凤酒传统酿造技艺经世代传承改进,形成了以中高温制曲、土暗窖发酵、酒海贮存为主的生产工艺特色,造就了凤香型白酒“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的独特风格。
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古老的白酒酿造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适应市场消费潮流的变化,在传承传统凤香型工艺的基础上,西凤酒做出了生产科技的创新。2003年,《西凤酒工艺创新研究》开创了集多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于一体的先河,填补了国内新型白酒生产工艺空白。西凤酒也陆续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国家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国家首批酒类质量等级认证优级产品”“中国500强企业”“国家工业遗产群”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称号。
2 重“地标”,提品牌优势
西凤酒的核心产区——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地处关中平原和渭北黄土台塬西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4摄氏度,降水量625毫米,四季分明,水质甘美、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绝佳的地理位置和优异的自然环境,为西凤酒提供了优质的酿酒原料和酿酒之利。2007年,西凤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柳林镇也被纳入西凤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产权,不仅是产品产地的标志,也是产品独特品质和声誉的标志。近年来,为促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合理利用与推广,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凤集团”)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作为驱动酒业发展、延伸酒产业链和提升西凤酒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品牌价值的同时,依托国家级白酒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等国家级、省级科创平台,打造专业技术团队,加强技术专利自主性,以科技创新持续助力“凤香型白酒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在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同联动下,西凤集团实现了西凤酒知识产权“自我保护+N”的强大合力和产业模式,西凤品牌商标注册、外观专利、著作权申请创历史新高,西凤商标被评为“陕西好商标”并成功进驻“陕西老字号数字博物馆”。
与此同时,西凤集团把地理标志保护作为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的优势名片,通过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方式,完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管理体系,保障地理标志产品品质等举措,助推西凤酒产业提档升级。
3 扩基地,强品牌效应
长期以来,西凤集团在履行好应有的经济和发展责任的同时,积极践行国企使命担当,反哺农村产业,将品质发展、产区建设、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西凤集团一方面加大上下游产业链培育与发展。不断加大原粮基地建设,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打造文旅项目新增长点。依托“西凤老街”“西凤酒博物馆”项目打造西凤酒工业旅游专线,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目前,文旅产业的联动繁荣,为乡村振兴缔造了更为丰富的产业形态。
原粮种植基地建设是西凤酒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2017年,西凤集团率先在榆林市开辟了西凤酒原粮种植基地,依托黄土高原高粱种植的自然优势,对农民耕作开展技术指导,支持当地高粱种植产业发展。仅在原粮种植基地开辟后的一年,西凤集团有效带动2120户群众实现脱贫,6000多户农民增产增收。
随后,西凤集团又与凤翔区、岐山县、千阳县、扶风县等县(区)签订了西凤酒原粮基地建设战略协议。由当地政府牵头,进行土地流转,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并与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使基地酿酒原料从种植、收购到酿酒,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工业带动文旅产业,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以产业带动实现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强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随着全产业链做大做强,西凤集团站上新起点,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强的力度不断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西凤酒贮酒容器——酒海。(资料图)
西凤酒成品包装自动生产线。(资料图)
西凤集团佳县高粱基地。(资料图)
本报记者 韩小珍
发源于宝鸡市凤翔区的中国四大老牌名酒西凤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酿造源头始于殷商,在周秦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在唐宋文化的辉煌中嬗变,在明清文化的滋润下走向海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凤酒涅槃新生,改革开放之后更是走向辉煌。
1 承历史,创品牌价值
根据出土于宝鸡市戴家湾西周初年的周公东征方鼎(丰白鼎)铭文记载,远在3000年前这里出产的“秦酒”(即西凤酒)就已经成为御酒。
史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将西凤酒作为庆功用酒,后来挥师中原,横扫天下。唐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凤翔,曾以“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诗句盛赞西凤酒。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出仕凤翔期间,在《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一诗中用“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来赞美西凤酒。明朝时期,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酿酒业大振,过往路人时有“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情况发生,皆以品尝西凤酒为乐事。到了清朝末年,西凤酒的影响力远扬海外。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名酒,西凤酒有着自己独特的酿造工艺。
古法酿造是凤香型白酒品质保障的独门秘诀,也是西凤酒业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从殷商晚期至今,一整套西凤酒传统酿造技艺经世代传承改进,形成了以中高温制曲、土暗窖发酵、酒海贮存为主的生产工艺特色,造就了凤香型白酒“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的独特风格。
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古老的白酒酿造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适应市场消费潮流的变化,在传承传统凤香型工艺的基础上,西凤酒做出了生产科技的创新。2003年,《西凤酒工艺创新研究》开创了集多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于一体的先河,填补了国内新型白酒生产工艺空白。西凤酒也陆续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国家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国家首批酒类质量等级认证优级产品”“中国500强企业”“国家工业遗产群”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称号。
2 重“地标”,提品牌优势
西凤酒的核心产区——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地处关中平原和渭北黄土台塬西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4摄氏度,降水量625毫米,四季分明,水质甘美、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绝佳的地理位置和优异的自然环境,为西凤酒提供了优质的酿酒原料和酿酒之利。2007年,西凤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柳林镇也被纳入西凤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产权,不仅是产品产地的标志,也是产品独特品质和声誉的标志。近年来,为促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合理利用与推广,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凤集团”)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作为驱动酒业发展、延伸酒产业链和提升西凤酒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塑造品牌价值的同时,依托国家级白酒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等国家级、省级科创平台,打造专业技术团队,加强技术专利自主性,以科技创新持续助力“凤香型白酒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在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同联动下,西凤集团实现了西凤酒知识产权“自我保护+N”的强大合力和产业模式,西凤品牌商标注册、外观专利、著作权申请创历史新高,西凤商标被评为“陕西好商标”并成功进驻“陕西老字号数字博物馆”。
与此同时,西凤集团把地理标志保护作为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的优势名片,通过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方式,完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管理体系,保障地理标志产品品质等举措,助推西凤酒产业提档升级。
3 扩基地,强品牌效应
长期以来,西凤集团在履行好应有的经济和发展责任的同时,积极践行国企使命担当,反哺农村产业,将品质发展、产区建设、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西凤集团一方面加大上下游产业链培育与发展。不断加大原粮基地建设,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打造文旅项目新增长点。依托“西凤老街”“西凤酒博物馆”项目打造西凤酒工业旅游专线,实现文旅融合发展。目前,文旅产业的联动繁荣,为乡村振兴缔造了更为丰富的产业形态。
原粮种植基地建设是西凤酒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2017年,西凤集团率先在榆林市开辟了西凤酒原粮种植基地,依托黄土高原高粱种植的自然优势,对农民耕作开展技术指导,支持当地高粱种植产业发展。仅在原粮种植基地开辟后的一年,西凤集团有效带动2120户群众实现脱贫,6000多户农民增产增收。
随后,西凤集团又与凤翔区、岐山县、千阳县、扶风县等县(区)签订了西凤酒原粮基地建设战略协议。由当地政府牵头,进行土地流转,成立农业科技公司,并与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使基地酿酒原料从种植、收购到酿酒,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工业带动文旅产业,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以产业带动实现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强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随着全产业链做大做强,西凤集团站上新起点,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强的力度不断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