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谷雨润万物

  杨慧雯

  “谷雨生百谷,谷雨催春种。”谷雨,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在布谷鸟的叫声里,人们下地劳作。《三字经》记载:“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稻谷、小米、豆类、小麦、玉米、高粱,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物。谷雨时节,菜花渐稀,麦苗抽穗,勤劳的农人在地里耕耘,种上了豆角、豇豆、辣椒、西红柿等各类蔬菜。
  谷雨之后,桑树的叶子逐渐宽大、厚实。小时候,祖父常说桑树极易成活,谷雨前后长势最快,适合养蚕。我找来一个方形纸盒,缠着邻家的姐姐给我一些。放学后,我会跑到村后摘桑叶。桑树不高,我三两下就站在树杈上了,挑最鲜嫩的桑叶,采摘下来,抖动干净,生怕沾上一点点柳絮或尘土。晚上睡觉,纸盒就放在枕边,听着蚕宝宝“嚓嚓嚓”地啃着桑叶,才肯安心地睡去。梦中,无数白花花的蚕茧堆得像小山一样高。早上打开盒子,发现桑叶被蚕吃得只剩下叶脉,而那些蚕,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白白胖胖,惹人怜爱。小时候养蚕的事情,总会在桑叶葱郁的日子涌上心头,时至今日,清晰可见。
  “雨前椿芽嫩如丝。”《随园食单》中记载,香椿拌豆腐,则“到处有之,嗜者尤众。”谷雨时节,街道上卖香椿的人多了。那一把把鲜嫩的香椿,直击味蕾,醇香爽口。香椿炒鸡蛋是谷雨前后的一道春鲜,给明丽的春天增添了又一缕鲜香。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谷雨时节,已然绿肥红瘦。此时,观赏国色天香的牡丹,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二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去过洛阳看牡丹,惊诧于“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艳丽。近年来,我的家乡也栽种了大片的牡丹供人观赏,周公庙北坡的牡丹园尤为壮观。每逢花开,小城的人们茶余饭后流连其间,孩子在道旁嬉戏,大人在花间拍照,不用长途跋涉,便可领略艳压群芳的牡丹风姿。一阵阵风吹过,踏着花瓣铺就的小径,轻嗅牡丹淡淡的花香,幸福之感溢于心间。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谷雨时节,泡一杯新茶,清香沁脾。此时,淡淡的茶香里,氤氲着悠悠岁月中的淡泊宁静,坐在窗边,细细聆听雨落的声音。
  春将尽,谷雨生,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