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科学播种 增产增收
本报记者 赖雅芬
谷雨前后,栽瓜点豆。当前,正值春玉米播种的有利时机。在石泉县中池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铺膜、整地、播种的繁忙场景,村民们三五成群,在当地产业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抢抓农时播下玉米种子。
“今年我准备种3亩大豆玉米,前两天镇上的干部把补贴政策宣传了,产业技术指导员也把复合种植的技术要点说了。这不,今天趁着雨后天晴墒情正好,我先把玉米种上。”4月11日,中池镇民主村的一片坡地里,村民叶峰弯着腰一锄头一锄头地挖着小坑。
正干得起劲时,镇上的农综站站长董作平来了。“老叶,你留的这个间距有点窄呀。今年实行大豆玉米2:2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两行玉米套种两行大豆,大豆与玉米间距55厘米,两行大豆行距40厘米,两行玉米行距40厘米,这样才能为大豆提供更好的通风和光照环境。”说完,董作平拿出随身携带的尺子量了一下,“最起码还要再让10厘米,刚好还没挖多少,赶紧把坑填了重新挖。”
“刚挖的时候我就在想呢,到底留多少合适,看着差不多没想到还是不标准。你来得正好,省得我专门跑去找你一趟了。”说着,叶峰把锄头撂在一边,一脚一个动作麻利地干了起来。董作平二话不说也加入进去,两个人一会就把挖好的小坑都填平了。
眼下,正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时期。连日来,中池镇各村积极行动,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春播春种步伐。无论走进哪个村子,都能看到村民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
在中池镇青泥涧村,一辆玉米播种机正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看着开沟、播种、施肥、培土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村民叶友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利用播种机深耕深松,既能保水保肥,还能提高产量,我这5亩大豆玉米预计平均亩产能增加10%。而且播种机省时省力,比人工点种效率高多了。”叶友林说,“这样播种的玉米长出来之后,通风性更好,光照更均匀,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接下来就是加把劲好好干,做好田间管理,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
今年以来,中池镇早部署、早安排、早宣传,及时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的通知》,积极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及现场会共计13场(次)770人(次)。通过培训种植技术、宣讲套种奖补政策,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种植信心。
“目前,全镇已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500亩,其中已种植873亩。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当前春播实际情况,建立播种进度台账,实时掌握好任务进度等信息,做好后续技术及服务保障。”董作平说。
谷雨前后,栽瓜点豆。当前,正值春玉米播种的有利时机。在石泉县中池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铺膜、整地、播种的繁忙场景,村民们三五成群,在当地产业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抢抓农时播下玉米种子。
“今年我准备种3亩大豆玉米,前两天镇上的干部把补贴政策宣传了,产业技术指导员也把复合种植的技术要点说了。这不,今天趁着雨后天晴墒情正好,我先把玉米种上。”4月11日,中池镇民主村的一片坡地里,村民叶峰弯着腰一锄头一锄头地挖着小坑。
正干得起劲时,镇上的农综站站长董作平来了。“老叶,你留的这个间距有点窄呀。今年实行大豆玉米2:2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两行玉米套种两行大豆,大豆与玉米间距55厘米,两行大豆行距40厘米,两行玉米行距40厘米,这样才能为大豆提供更好的通风和光照环境。”说完,董作平拿出随身携带的尺子量了一下,“最起码还要再让10厘米,刚好还没挖多少,赶紧把坑填了重新挖。”
“刚挖的时候我就在想呢,到底留多少合适,看着差不多没想到还是不标准。你来得正好,省得我专门跑去找你一趟了。”说着,叶峰把锄头撂在一边,一脚一个动作麻利地干了起来。董作平二话不说也加入进去,两个人一会就把挖好的小坑都填平了。
眼下,正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最佳时期。连日来,中池镇各村积极行动,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春播春种步伐。无论走进哪个村子,都能看到村民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
在中池镇青泥涧村,一辆玉米播种机正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看着开沟、播种、施肥、培土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村民叶友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利用播种机深耕深松,既能保水保肥,还能提高产量,我这5亩大豆玉米预计平均亩产能增加10%。而且播种机省时省力,比人工点种效率高多了。”叶友林说,“这样播种的玉米长出来之后,通风性更好,光照更均匀,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接下来就是加把劲好好干,做好田间管理,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
今年以来,中池镇早部署、早安排、早宣传,及时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的通知》,积极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及现场会共计13场(次)770人(次)。通过培训种植技术、宣讲套种奖补政策,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种植信心。
“目前,全镇已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500亩,其中已种植873亩。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当前春播实际情况,建立播种进度台账,实时掌握好任务进度等信息,做好后续技术及服务保障。”董作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