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线见闻
香椿“鲜”上市 增收正当时
  本报记者 黄敏 通讯员 王三合
  当下,正是香椿上市的季节。4月13日,在位于骊山深处的西安市临潼区穆寨街道业池村,阵阵椿香扑鼻而来,漫山遍野的香椿树上,红绿相间的嫩芽竞相冒出。业池村村民杨秋侠正忙着采摘第一茬香椿芽。
  “香椿芽不及时采摘就会变老。以前椿芽下来都愁着怎么去卖,拿到集市上也卖不上价。现在好了,香椿芽直接由村委会代销,还能卖个高价。”杨秋侠家里有3亩香椿,最近几天,她把今年新摘的25公斤香椿芽全部交给了业池村村委会,现卖现结。
  据了解,业池村的香椿属于红油椿,叶茎红绿泛黑,相比一般香椿,更嫩、更脆、更肥厚,而且富含更多的矿物质,加上业池村地处骊山北麓,海拔较高,早晚温差大,使得这里的香椿苔芽长势粗壮、肉厚多汁、香味浓郁。近年来,业池香椿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也成了馈赠亲友的时尚礼品。
  “村民的房前屋后,村里的边角地带,到处都是野生香椿,有2000亩以上,每年可采摘1.5万斤,产值约12万元。”浐灞生态区派驻业池村驻村第一书记孙斌说,“香椿上市期短,需要及时采摘销售。我们提前设计制作了‘业池香椿’统一包装,联系了企业客户预约订购,香椿采摘期一到,立刻动员所有力量集中采收并进行冰袋包装,及时将新鲜的‘业池香椿’送到客户手中。”
  今年业池村推出了68元的礼盒装,里面包含2斤香椿和1斤土鸡蛋,也有售价50元1.5公斤装的普通盒。目前已经销售近600箱,产值约4万元。还有超过350箱的新订单等待装箱。
  孙斌告诉记者,接下来,业池村还将进一步优化香椿种植技术,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在村上开展大棚香椿反季节栽植,积极引导农户发展香椿产业,争取实现业池村香椿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此外,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成立专业的销售团队,通过“互联网+”以及“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直销的模式,打造“业池香椿”特色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品牌,让香椿树真正变成村民的“摇钱树”。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