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聚力打造高素质农民陕西品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暨农广校工作会议侧记
    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暨农广校工作会议现场。

  编者按
  多年来,我省严格执行国家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部署,以“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为目标,秉承服务“三农”宗旨理念,科学谋划培训实施方案,创新农民教育方法,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新路子,聚力打造高素质农民陕西品牌,以规模适度、作用强大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强力支撑乡村人才振兴,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吴武刚 张海明 文/图
  3月23日,“2023年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暨农广校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这是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今年3月7日印发《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后的一次动员会,是起步,也是开局,更是冲刺。全省各市农业农村局分管局长、科教科科长、农广校校长及全省农广校校长培训班的各县(区)校长160余人参加会议。中央农广校体系建设处处长魏亚萍,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步学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处长罗建强主持。
  建好体系 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能力
  这样的榜单,业绩骄人。去年,全省有95所市、县分校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任务,承担任务的农广校比例达88%,完成培育任务19988人,占全省总量的70%。
  会场内,渭南市农广校校长刘全忠、延安市农广校校长宋利山、宝鸡市凤翔区农广校校长郭晓红、咸阳市旬邑县农广校校长沙宏、安康市岚皋县农广校校长龚太华等人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做了介绍。
  据了解,2022年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继续强化支持全省农广校体系条件建设,新建设、新投用标准化农广校8所,累计建设标准化农广校66所;新建省级农民田间学校12所,累计建设农民田间学校682所,其中省级36所;持续加强校长能力提升、管理人员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全省师资库中教师总量达2541名、高级教师1088名。同时,开展“名师名课”评选活动,打造了一批“名师名课”,聘请88名省级名师,进一步为提升培育工作质量夯实基础。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全省农广校体系凭借独特的办学理念和贴近“三农”优势,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稳固。从数据来看,农广校体系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任务的机构比例保持在85%以上,承担的任务量占全省总量的70%左右。另外,一半以上的市级分校协助行政,承担项目日常监管工作,还承担普及性农民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项目、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培训等工作。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步学对全省农广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全省农广校体系坚持“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力量、‘三农’政策宣传的重要窗口、农村农民服务的有效渠道”发展定位,为加快推进我省乡村人才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未来3年,全省将以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农广校体系为主体,加强培训手段、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等建设,全面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能力。2023年至2025年,我省将建设100所培育机构、1000所农民田间学校,培养500名“双师型”培育教师。此外,我省还将在服务体系、队伍建设和扶持政策体系建设等方面发力。
  做好引导 农民的事情还要农民干
  “参加过多次高素质农民培训,每次都有新的收获。作为高素质农民、市级职业农民协会会长,我将不折不扣地把这些重要信息传递给我们的会员,进一步激发新时代宝鸡新农民的学习热情,为全市乡村振兴储备更多的农业产业带头人。”刚刚获得全国“百优保供先锋”的宝鸡市职业农民协会会长林熙分享他的参会感受。
  目前,全省已培育高素质农民近26万人。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先行者、应用新技术新装备的引领者、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者。全省有3000多名高素质农民担任村两委干部,有86%的家庭农场主、76%的合作社负责人、73%的农业企业负责人是高素质农民。他们在加快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我省每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3万余人,3年培育10万人。到2025年,全省高素质农民将达35万人,覆盖全部产业类型和所有行政村组。
  据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主任、省农广校校长康炜介绍,各级农广校积极引导成立高素质农民协会、高素质农民技术服务队等组织,鼓励全省高素质农民抱团发展。目前,全省已成立职业农民协会52个,其中省级协会1个、市级协会7个、县级协会44个,吸纳近2万名职业农民抱团发展。去年,省职业农民协会召开了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提升了职业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同行业协作、跨行业互补,实现了抱团发展。澄城县职业农民协会以90多名会员为核心力量,坚持“一群人一条心”的服务宗旨,凝聚广大农民和涉农工作者,对苹果和樱桃两大主要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助力作用。
  抓好典型 推广高素质农民成功经验
  “王现武、王治慧两位高素质农民的分享‘接地气、冒热气、带露珠’。他们的奋斗历程‘用心、用情、更用力’。他们让我们觉得高素质农民是一个有含金量的称号,高素质农民是一个能拿得出手的称号,高素质农民是值得尊敬的!”任步学在听完两位高素质农民代表的分享后,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由衷地点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疫情期间,我省2万余名高素质农民捐款捐物5000余万元,王喜玲、武军社、刘家满、林熙等10名高素质农民获农业农村部“抗击新冠疫情突出贡献农民”称号;农民代表常亚琼、柯小海、张凌云等3人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杨梅、刘瑞红、刘双奎等3名高素质农民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李林军、王卫花等3名高素质农民参加了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高素质农民风采。
  事实证明,我省培养的高素质农民有一大批获得了较高成就,各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也有许多典型做法。康炜说:“在成果端,今年要征集第一批100名高素质农民典型案例,再优中选优。各级农广校要立足当地产业发展特点,聚焦最具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主题,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乡村治理与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粮食安全以及我省9大产业链等方面的种养加技术能手,从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素质农民中,认真组织开展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工作,为编撰我省高素质农民典型案例选编打好基础,进一步宣传推广高素质农民成功经验。在工作端,要深度提炼总结农民教育培训模式。今年要以市为单位,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每市推出一个,对最具代表性、先进性的做法进行梳理总结,形成值得学习借鉴、能够复制推广的内容,用于指导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按照《方案》要求,全省将围绕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种养大户带头人等人群,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等系统培育,利用3年时间培养超3000人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构建“头雁领航、强雁振翅、雁阵齐飞”的引领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央农广校体系建设处处长魏亚萍指出,陕西省农广校工作“有位置、有创新、有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各级农广校都在积极探索新做法、新模式、新经验,为其他省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值得进一步深化提炼,加大宣传。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下一步,全省农广校体系将上下一心,握指成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共同努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暨农广校各项工作,为乡村人才振兴、助力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