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来袁家村,体验关中民俗
    依托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袁家村成为网红“打卡地”。

  本报记者 黄河 文/图
  3月12日,春光明媚,暖风徐徐,咸阳旅游季踏青赏花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礼泉县袁家村举行。当天,袁家村人流涌动,因疫情冷清了3年的袁家村又变得热闹红火起来。
  一大早,八号客栈业主杨雪玲就将牌子摆放在门前,上面写有麻辣土鸡、炒土鸡蛋、野菜疙瘩、凉皮搅团、辣子锅盔等自家经营的特色美食。中午是杨雪玲最忙活的时候。她和家人一边在厨房择菜,准备中午饭食,一边还要在大门口招呼不断过往的游客。
  “袁家村有62户286人,土地709亩。改革开放后,村里大办企业,有汽车运输队、建筑队、服务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袁家村成立了农工商总公司,经营建材、餐饮、房地产等,走工业富村的路子。2000年以后,村办企业发展不景气,有些企业停产了,群众收入也很困难。”杨雪玲回忆说。
  袁家村村委会主任王创战说:“2007年,县上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先后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并在媒体上发布消息,20万元买来了建设‘关中印象体验地’的‘金点子’。当年,袁家村依托关中乡村民俗文化,集体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10亩的康庄老街、唐宝宁寺及53户农家乐,开始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
  从此,袁家村依托明清民居古朴、简洁的建筑风格,用民国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渭北农民的家具、农具、生活用具做装饰,将关中特色的粉条作坊、豆腐作坊、榨油作坊、制茶作坊、茶楼戏楼罗列其中,利用水井、辘轳、排水渠、大红灯笼做点缀,经营豆腐、粉条、酸奶、菜籽油、辣椒、香醋等农副产品和关中、陕南、陕北众多特色小吃,一下子就在三秦大地叫响了。2012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产值4600万元,农家乐户均年收入30万元。
  近些年,袁家村不断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不断创新设计精心打造“关中民俗第一村”品牌。2015年,袁家村从量变向质变迈进,从度假游到主题游,再到深度游,相继建设了艺术长廊、个性化客栈、酒吧咖啡、创意工作室等,引导文创青年、时尚达人参与,逐步实现了“阳光下的袁家村”向“月光下的袁家村”转变,在省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发展跃升到了一个新层次。
  王创战介绍,为了能持续发展下去,袁家村村集体搭台组织农民“进城、出省”,又走上了“城乡融合”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创业之路,相继在西安、宝鸡、咸阳等地开设“袁家村城市体验店”19家,年经营收入接近3亿元。每家店都是农民合作社的形式,有能力的农民就带出去,人出不去的采取入股形式把钱带出去。同时,用袁家村总结的经验和思路,在其他省份打造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袁家村”。目前,山西、青海、河南、江苏、海南都有袁家村建设的“联名款”项目,真正实现了三产带动二产促进一产的发展。
  截至2022年,袁家村吸纳就业3000多人,带动周边万余农民增收,年接待游客超 66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10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乡村旅游第一村”。
  咸阳乡村旅游攻略
  南线:咸阳福园巷子(世界面食之都)→咸阳宏兴码头生态观光园→渭城大石头村→兴平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武功姜塬水乡(关中第一江南)。
  东线:泾阳安吴青训班纪念馆→泾阳龙泉公社(农业生态景区)→泾阳茯茶镇→三原周家大院→三原柏社村(中国传统地坑院落)。
  北线:淳化咀头村休闲体验地(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旬邑马栏革命旧址民俗体验地→旬邑西头村乡村文化体验地。
  西线:礼泉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礼泉白村农耕文化体验地→乾县大唐小镇唐文化体验地→永寿云集生态园体验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