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农论语
“刷脸”应用不能太任性
  ■ 黄敏 邵林喜
  在线注册、实名认证、人脸识别……当身份证、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纷纷和“脸”绑在一起,“刷脸时代”已经到来。而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消费、出行、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加速落地,信息泄露、安全隐患等问题也相继浮出水面。
  相比城市,农村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较弱。近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近两万个农村老人个人账号被倒卖,被不法分子实名认证了一些平台账号,并通过出售账号获取巨额利润。
  不可否认,数字化赋能乡村越来越“智治”。在农村医疗、养老等方面,传统的人工登记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小程序、APP,在线办理完成认证、激活账号,既方便又快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反复填写身份证号,还要反复“刷脸”验证。岂不知,有的步骤根本与业务无关,而在镜头的另一方,“号贩子”正虎视眈眈。
  为啥来回认证?反复“刷脸”有没有必要?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些担忧不无道理。原则上,涉及线上业务,信息“谁收集、谁负责”,算是给个人账号上了一道“保险”。此外,人脸识别本身就是一种加密技术,隐患风险更多来自存储安全。因为,不少应用程序将人脸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等绑定在一起。在反复用“脸”,同时又缺乏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个人账号随时面临被窃取的风险。
  关乎个人隐私信息的账号岂能“想卖就卖”?但如果它变成一种产品,那就另当别论了。近两万个农村老人个人账号被倒卖背后,就是一条组织严密的产业链——上游“专业人员”批量获取用户信息,中游加工者贩卖,下游运营商运营获利。这些“实名实证实人”的社交账号,被激活后就有了发布功能和商业营销价值,可能流入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不法分子手中,不仅对个人隐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甚至使群众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
  由此可见,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建设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以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已成为个人信息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人脸应用不能毫无边界、任性而为,必须严格按照“最小必要”等原则,规范个人信息收集,加快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良性互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以过硬的技术和完善的制度确保“刷脸”而不丢“脸”。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