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延安:全力稳产量提效益促增收
本报讯(记者 杨磊)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忙。2月23日,记者走进吴起县白豹镇白豹村李杏科技产业园大棚内,一株株杏树整齐排列,一颗颗青杏盈盈挂枝头,整座大棚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工人正在利用滴灌技术给杏树浇水。
“产业园占地50亩,现有标准棚42座。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园区产能,将园区打造成集采摘、苗木繁育、人才培训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李杏科技产业园负责人李小站说。
2月16日,延安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2023年延安将全力稳产量提效益促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新建高标准农田26.5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220万亩以上。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持提地力、提单产、提效益,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集成良种、农艺、农机、加工协同增产技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万亩,建设小杂粮订单基地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
锚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用足用好国家和省级支持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发展壮大苹果这个“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持续做好分级分拣、冷藏冷链、精深加工、产销对接,新建高质高效示范园30个,改造老果园10万亩,新建防雹网5万亩,苹果产量455万吨以上,冷气库储能达165万吨。加快建设省级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级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同时,立足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持续抓好小杂粮、设施农业、畜牧业发展,发挥延安农投、黄土情、新希望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上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金扁担”挑起农民幸福生活。建成规模养殖场100个,畜牧业产值达43亿元以上。加快创建洛川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再争创一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长5%以上。
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抓住国家乡村振兴局将延安市作为联系点机遇,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十项长效机制,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支持延川、延长省级重点帮扶县发展,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包抓低收入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6%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加快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提升1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11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水平,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0个。全面提升“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推动黄陵创建国家级示范县,子长、延川、黄龙创建省级示范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清洁取暖整县试点,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稳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产业园占地50亩,现有标准棚42座。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园区产能,将园区打造成集采摘、苗木繁育、人才培训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李杏科技产业园负责人李小站说。
2月16日,延安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2023年延安将全力稳产量提效益促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新建高标准农田26.5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220万亩以上。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持提地力、提单产、提效益,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集成良种、农艺、农机、加工协同增产技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2万亩,建设小杂粮订单基地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
锚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用足用好国家和省级支持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发展壮大苹果这个“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持续做好分级分拣、冷藏冷链、精深加工、产销对接,新建高质高效示范园30个,改造老果园10万亩,新建防雹网5万亩,苹果产量455万吨以上,冷气库储能达165万吨。加快建设省级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级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同时,立足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持续抓好小杂粮、设施农业、畜牧业发展,发挥延安农投、黄土情、新希望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上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金扁担”挑起农民幸福生活。建成规模养殖场100个,畜牧业产值达43亿元以上。加快创建洛川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再争创一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长5%以上。
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抓住国家乡村振兴局将延安市作为联系点机遇,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十项长效机制,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支持延川、延长省级重点帮扶县发展,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持续开展领导干部包抓低收入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6%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加快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提升1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11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水平,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0个。全面提升“四好农村路”发展水平,推动黄陵创建国家级示范县,子长、延川、黄龙创建省级示范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清洁取暖整县试点,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稳慎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