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庄稼郎中”地头开“处方”
本报讯(通讯员 赵宝琦 记者 王根平)“你这片小麦发生死苗的原因是土壤缺墒,没有冬灌。”2月17日,眉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粮食种植户推广麦田管理新技术、新农艺,给夏粮丰产丰收支招。
“坚持把支部建在地头上,把党旗插在田野里,以党建为引领,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下乡活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种粮农户等进行专业技术指导,让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眉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吴军明说。
去年秋季,由于土壤墒情好,部分区域小麦播种过早,导致麦田冬旺、叶片发黄等现象,影响了小麦正常生长。针对这种情况,眉县农技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逐片逐块进行土壤墒情、苗情、病虫害调查,根据实际,分类指导。
“你这片麦叶发黄、发红,是典型的缺肥缺墒,眼下最要紧的是抓紧灌溉,及时追肥。最好在灌溉时,每亩撒施5公斤尿素,这样就问题不大。”眉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站站长刘永哲仔细向常兴镇汶家滩村村民汶敏社指导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汤峪镇钟吕坪村赵雪霞听到农技专家来村上为小麦“把麦”。急忙对农技专家说:“播种时我按每亩30斤的下籽量,播种了3亩小麦,现在发生旺长现象,该咋办?”
“你的小麦下种量过大,已出现旺长,遇到倒春寒天气,小麦减产就成定局,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进行碾压。”刘永哲说。
常兴镇杨家村王兵强家的2亩小麦被县上划入“百亩示范方田”范围,从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整地、施肥、播种都有农技人员手把手教。他说:“之前是自己摸索着种,如今有了技术人员指导,心里更放心了,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郭何村郭建科指着绿油油的麦田笑着说:“农技人员基本上隔几天来一次,指导春季田间管理,有‘庄稼郎中’现场开‘处方’,我很放心。”
据了解,眉县给夏粮丰产丰收支招的农技专家有185人。不仅在粮食种植领域,眉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还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蔬菜、油菜种植、施肥用药等提供科学指导。让“被动服务”变为“主动上门”,农技人员成为了农民争相邀请的“大红人”。
“坚持把支部建在地头上,把党旗插在田野里,以党建为引领,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下乡活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种粮农户等进行专业技术指导,让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眉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吴军明说。
去年秋季,由于土壤墒情好,部分区域小麦播种过早,导致麦田冬旺、叶片发黄等现象,影响了小麦正常生长。针对这种情况,眉县农技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逐片逐块进行土壤墒情、苗情、病虫害调查,根据实际,分类指导。
“你这片麦叶发黄、发红,是典型的缺肥缺墒,眼下最要紧的是抓紧灌溉,及时追肥。最好在灌溉时,每亩撒施5公斤尿素,这样就问题不大。”眉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农技站站长刘永哲仔细向常兴镇汶家滩村村民汶敏社指导小麦春季管理技术。
汤峪镇钟吕坪村赵雪霞听到农技专家来村上为小麦“把麦”。急忙对农技专家说:“播种时我按每亩30斤的下籽量,播种了3亩小麦,现在发生旺长现象,该咋办?”
“你的小麦下种量过大,已出现旺长,遇到倒春寒天气,小麦减产就成定局,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进行碾压。”刘永哲说。
常兴镇杨家村王兵强家的2亩小麦被县上划入“百亩示范方田”范围,从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整地、施肥、播种都有农技人员手把手教。他说:“之前是自己摸索着种,如今有了技术人员指导,心里更放心了,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郭何村郭建科指着绿油油的麦田笑着说:“农技人员基本上隔几天来一次,指导春季田间管理,有‘庄稼郎中’现场开‘处方’,我很放心。”
据了解,眉县给夏粮丰产丰收支招的农技专家有185人。不仅在粮食种植领域,眉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还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蔬菜、油菜种植、施肥用药等提供科学指导。让“被动服务”变为“主动上门”,农技人员成为了农民争相邀请的“大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