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湿地面积达30.81万公顷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本报讯(记者 黄敏 实习生 王雨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也是绿水青山的重要守护者。2月2日,正值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我省作为唯一全境处于黄河和长江干流之间的省份,湿地资源极为珍贵。据统计,我省湿地面积达30.81万公顷,约占国土空间的1.5%。
随着气温回升,河水逐渐解冻融化,在南方越冬的鸟儿开始陆续回家。2月1日,在黄河大荔段,大批越冬候鸟如约归来。暖阳下,天鹅、灰鹤、黑颧等国家保护鸟类在黄河或悠闲觅食、嬉戏追逐,或从水面掠过,荡起层层涟漪,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生态画面。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大荔县不断加强对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每年在这里栖息的候鸟就有60多万只,种类达70余种。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加强湿地资源监督管理,积极推进重要湿地认定,不断规范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过多年持续发力,我省湿地保护法治体系不断完善,湿地生态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目前,我省湿地管理体制逐步健全,省、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均明确了湿地管理机构。特别是全省推行林长制以来,将湿地保护管理纳入林长制考核体系,夯实各级林长责任,为推动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湿地保护网络逐步建立。目前,全省共建立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6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9处,总面积约18万公顷;国家湿地公园43处,总面积约5.7万公顷;省级重要湿地55处,总面积约13.01万公顷,初步形成了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省级重要湿地互为补充的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湿地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经过多年保护恢复,全省湿地水鸟种类不断丰富、种群逐年增加。目前,全省湿地鸟类共9目24科121种,其中朱鹮、黑鹳、遗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大天鹅、白琵鹭、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2种。
近年来,我省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湿地保护法宣传月”“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发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生态文明宣教基地优势,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宣传普及保护湿地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提高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湿地保护意识明显提升。
本报讯(记者 黄敏 实习生 王雨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也是绿水青山的重要守护者。2月2日,正值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我省作为唯一全境处于黄河和长江干流之间的省份,湿地资源极为珍贵。据统计,我省湿地面积达30.81万公顷,约占国土空间的1.5%。
随着气温回升,河水逐渐解冻融化,在南方越冬的鸟儿开始陆续回家。2月1日,在黄河大荔段,大批越冬候鸟如约归来。暖阳下,天鹅、灰鹤、黑颧等国家保护鸟类在黄河或悠闲觅食、嬉戏追逐,或从水面掠过,荡起层层涟漪,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生态画面。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大荔县不断加强对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每年在这里栖息的候鸟就有60多万只,种类达70余种。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加强湿地资源监督管理,积极推进重要湿地认定,不断规范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过多年持续发力,我省湿地保护法治体系不断完善,湿地生态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目前,我省湿地管理体制逐步健全,省、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均明确了湿地管理机构。特别是全省推行林长制以来,将湿地保护管理纳入林长制考核体系,夯实各级林长责任,为推动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湿地保护网络逐步建立。目前,全省共建立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6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9处,总面积约18万公顷;国家湿地公园43处,总面积约5.7万公顷;省级重要湿地55处,总面积约13.01万公顷,初步形成了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省级重要湿地互为补充的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湿地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经过多年保护恢复,全省湿地水鸟种类不断丰富、种群逐年增加。目前,全省湿地鸟类共9目24科121种,其中朱鹮、黑鹳、遗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7种,大天鹅、白琵鹭、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2种。
近年来,我省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湿地保护法宣传月”“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发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生态文明宣教基地优势,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宣传普及保护湿地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提高公众知晓度和参与度,湿地保护意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