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2023年三农重点工作
  统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深化26个重点帮扶县、234个大中型易地搬迁安置区帮扶成效,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新建高标准农田230万亩,确保种粮面积4500万亩,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
  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9条现代农业产业链。
  创建3个国家级、30个省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培育一批三产融合龙头企业。
  推进100个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接续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薄弱村”占比降至25%以下。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创建2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
  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加强优势互补政策联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推动关中地区科技赋能创新升级。
  推动陕北地区能源革命转型升级。
  推动陕南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
  促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
  加快西安都市圈建设步伐,深度推进西咸一体化,进一步提升西安同渭南、铜川、商洛、杨凌协同发展水平。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增强中小城市活力。
  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带动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集体经济发展再上台阶。
  统筹用活用好县域专项资金,做精做细做实拳头产品。
  加快补齐县城卫生防控救治、污水垃圾处理、排水管网建设等短板,创建10~15个县城建设示范县。
  力争新培育3~5个经济总量过200亿元的县(市),争取全国百强县、西部百强县数量有增、位次前移。
  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坚决当好生态卫士
  提升秦岭黄河生态保护水平
  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完善综合监管体系,深入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
  落实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等工程,深入开展“清废行动”,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持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质效。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有序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和散煤替代,着力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
  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断一策”推进111个国控断面全面达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危险废物、尾矿库、危化品、饮用水源等环境安全监管。
  扎实完成各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高标准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工作。
  积极推动以抽水蓄能为代表的各式储能项目。
  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攻关,推进百万亩绿色碳库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安康等地建设低碳试点城市。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