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走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俯瞰三秦大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为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资料图)

    柳天利(左二)蹲在麦田里查看麦苗长势。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文/图
  近年来,我省坚持实施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三年行动,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配套”,建成2011万亩高标准农田和11万亩旱作节水农业。
  2022年,我省粮食总产量1297.9万吨,较上年增加27.46万吨,增长2.2%,实现“十九连丰”;粮食播种面积4526.21万亩,较上年增加19.70万亩,增长0.44%;粮食单位面积产量286.75公斤每亩,较上年增加4.84公斤每亩,增长1.72%。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12月17日,在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的一片麦田里,绿油油的小麦已经长到了一拃多高。村民柳天利蹲在麦田里,凑近一株麦苗仔细观察。“你看,这些小麦长势多好!只要做好后续管护,明年的产量肯定差不了。”看着眼前的麦田,丰收的喜悦已在柳天利心中酝酿。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多年来,我省一直将粮食安全视为“国之大者”,严守耕地红线,加大种业创新,稳住粮食安全“基本盘”,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旱作农业节水建设,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下,全省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土地好 粮食生产根基打得牢
  要想来年收成好,农田冬水得灌饱。眼下正是小麦冬管的关键时期,柳天利最近从早到晚都在麦田里忙活。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连着几天,他都是早出晚归。
  “先把越冬水浇好,墒美了麦苗才能长得好。”前几年,要是长时间不下雨,柳天利肯定得想方设法让刚长出来的麦苗“喝”上水。可是这两年,即使遇上干旱天气,他也不像以前那样心慌了。
  “以前我们这儿都是边边绺绺地,种起来费劲得很。现在你看,平平展展得一眼看不到头。地头就是水渠,庄稼啥时候‘渴’了,只管联系放水的人,阀门一开,水就来了。”柳天利感叹道,“耕种条件好了,人干活都有心劲了。”
  土地好,粮食生产根基打得牢。在柳天利所在的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小什村,2500亩耕地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渠系配套工程等项目多管齐下,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今年村里的小麦亩产均超过了500公斤,老百姓从越来越好的土地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省立足地域特点,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旱作节水农业和撂荒地整治等项目。在关中实施土地平整,陕北狠抓淤地坝、沟道工程建设,陕南实施“池塘堰”整治,提高基础地力。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896.8万亩。同时紧盯关中灌区和渭北旱塬水旱交界处,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动具备条件的耕地恢复一年两料种植,连续三年实施夏玉米扩种行动,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面积总量。
  针对部分耕地撂荒现象,我省开展撂荒地综合整治和统筹利用,按照“宜粮则粮、宜特则特”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引导有序恢复耕种。去年以来,全省已整治撂荒地近300万亩。
  2 种子好 粮食安全种源有保证
  连续几年,我省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粮食种植面积、亩产量、总产量持续上升。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297.9万吨,较上年增加27.46万吨,实现了“十九连丰”。
  “小麦亩产量多年来持续提升,离不开好种子的支撑。”我省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正茂说。种粮大户和专家对种子的认识不谋而合。
  “种子好、雨水好、墒情好,来年又是个丰收年!”柳天利告诉记者,今年他的100亩地种的都是小麦新品种“伟隆169”。和其他小麦品种比,这个新品种麦粒长、颗粒饱满、麦色发青,更不易霉变。
  在柳天利看来,选种子要一看质量,二看品质。产量稳定风险就小,品质好就不愁卖。“虽然我这小麦比人家晚种了几天,但不管是出苗率还是长势,在我们这一片都是最好的。”柳天利高兴地说。
  收成和口碑就是最好的推广。近年来,我省以杨凌示范区为重点,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支撑,设立现代种业专项资金,在省域内组建9个商业化联合育种体,支持种业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科技攻关。
  积极实施种业创新攻关行动。面向北方旱区,我省紧盯农作物优质专用、高产、抗逆等特性,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攻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并以企业为主导,加强种业人才引进培养。
  种子好,粮食安全种源有保证。目前,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商品化供种率达8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我省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79”“西农511”在全国累计推广1.5亿亩以上;玉米品种“陕单650”“陕单636”已通过国家审定,在国内机械直接收获籽粒方面取得了突破,深受种业行业好评,发展潜力巨大。
  3 政策好 农民种粮信心足
  12月16日,天气不错。心里惦记着那几亩还没耙完的玉米地,王友山睡不住了。起床后他匆忙扒了几口饭,就开着旋耕机出门了。
  在汉中市洋县谢村镇镇江村,拥有700亩地的王友山是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除了本村300亩地外,他还流转了附近9个村400亩地,全部种上了黑稻谷。
  “农民嘛,就要在土里‘刨’食。”王友山爱种粮,也会种粮。10多年前,他就和洋县双亚公司合作,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大面积种植黑稻谷。他种的黑稻谷,每年被公司高价收购。“正常年份的话,亩产能达四五百公斤,每公斤按5元计算,一年毛收入有100多万元。”在王友山看来,地能生“金”。
  种了这么多年地,王友山啥大风大浪都经历过,即使遇上灾年,他也是信心十足。为啥这么有底气,关键是种粮有补贴、种子免费发。“种子是双亚公司给的,种一亩黑稻谷县上还补贴150元。不仅如此,平时购买农机、化肥、农药等,都能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王友山兴奋地说,在好政策激励下,今年村上黑稻种植面积扩大了1000亩,村民的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
  好政策就是“定心丸”,托稳种粮农民的心。据了解,近年来我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力度,紧盯种子、农机、农艺等关键环节,持续推广小麦宽幅沟播、玉米增密度和稻油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全方位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同时,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粮食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经营,提升粮食规模经营效益。出台各种政策,在春播农机、良种、化肥、农膜等方面加大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如今,放眼望去,广袤田野上,新希望正在萌发;美丽村落中,新动能正在孕育。从黄土高原到秦巴山区,从黄河流域到汉水之畔,一首粮食增产、农民共富的乡村振兴新曲,正在三秦大地奏鸣、回荡。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