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陕西这个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值得一去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工业遗址。(资料图)
延长石油职工在“中国陆上第一座炼油厂”前接受企业文化教育。(资料图)
延长石油职工参观“七一井”工业遗址。(资料图)
杜培华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2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全国共有53家单位入选。其中陕西省“延一井”工业遗产旅游基地榜上有名。
“延一井”工业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城西石油广场,是延长石油的“起源井”,也是中国陆上成功打成的第一口油井。
该井的出油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使中国石油工业发展迈出了标志性的第一步,填补了中华民族工业的一项空白。1996年,国务院公布“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其列为“中华之最”。
1 探寻石油足迹
事实上,陕北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地方。早在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中写道:“上郡高奴有洧水,可燃。”古时的上郡高奴,辖今陕西延安一带,洧水即延河。这是我国史料中最早有关石油的文字记载。
此后,北魏郦道元、唐代段成式在其著作中,对石油的性状、用途等做了更为详细的记载。北宋杰出科学家沈括经过实地考察,在《梦溪笔谈》中指出,“鄜延境内有石油”“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从此便有了“石油”一词。
1905年,距今117年前,清政府拨款8.1万两白银,在陕北延长县创办了中国陆上第一个石油企业——延长石油官厂;任命陕西候补县令洪寅为总办,从国外聘任技师和工匠,订购钻机和炼油设备,具体筹办相关事宜。
为运送设备,陕西省耗用3万名石工、5万名土工,历时一年,修筑铜川到延长的马车道。设备运到后,经艰苦勘探和钻前准备,于1907年6月25日开钻,9月10日打成“延一井”。该井井深81米,初日原油产量1吨~1.5吨。
源于“延一井”,一百多年来,延长石油的原油产量从1吨突破到万吨、十万吨、百万吨,到如今年产千万吨以上规模“十六连稳”,成为陕北乃至陕西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1997年,“延一井”因保护旧址需要而停止生产。2005年,在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发展百年之际,延长县人民政府和延长油矿管理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延一井”旧址进行了保护性修复。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延一井”旧址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提到“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就不得不提与其同年投产的中国陆上第一个炼油房——延长炼油房。两个工业遗址相距不远,步行10分钟左右路程。当时,“延一井”生产的原油被炼油房生产加工出14箱煤油,很快销往西安等地试用,“烟微光白,可与进口煤油媲美”,一时享誉国内外,极大地振奋了国人发展民族石油工业的信心。
“延一井”出油和炼油房的投用,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和石油产品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中国近代陆上石油工业由此起步。
2 传承红色基因
在延长石油的发展历史中,发展壮大的阶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完成的。这段历史,在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石油文化展馆都能深入了解到。展馆距离“延一井”旧址步行约15分钟路程。1935年,中共中央到达陕北,石油厂迎来稳定发展环境,逐步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工业顶梁柱。
同年,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第一个党支部在延长石油厂成立。从此,延长石油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所出产的汽油、煤油、石蜡、擦枪油、凡士林、石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央驻地和当地机关、部队、学校、团体,保证了军车的行驶、机器的转动、枪机的润滑,点亮了无以计数的马灯、油灯。边区印刷边币、书报及宣传材料等所用的油墨,也均来自延长石油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延长石油厂扩大生产,打成了“起家井”延19井,发现了七里村油田。从1939年到1946年,延长石油厂共生产原油3155吨,不仅满足了边区军民用油需求,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还从国统区换回电讯器材、西药、布匹等许多抗战物资,被誉为“功臣油矿”。
在党的领导下,延长石油厂不仅生产出了大量油品,也涌现出一大批以陈振夏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主席在一方白色粗布上亲笔为陈振夏题书“埋头苦干”。这既是毛泽东对石油行业的第一次题词,也是对延长石油的最高褒奖。从此,“埋头苦干”成为延长石油人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成为延长石油成长的根、发展的魂。
3 石油科普之地
在距离“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和“中国陆上第一个炼油房”的不远处,有张家滩页岩露头、董家河天然裂缝、安沟油苗露头等野外地质教学点。通俗地讲,就是河道从高原上纵横切割,埋藏较浅的油层便在暴雨、河水冲刷下,立体裸露在河道切割面上,成为较为直观的地质自然景观。
“延一井”之后,延长石油的科研人员在延长一带,西起安塞、东至黄河长达150千米的延河河谷,艰苦地进行地面地质调查和大面积的测量工作。很难想象,这些野外地质点都是他们日夜兼程、不辞辛苦,仅凭一匹马、一个皮尺和罗盘,依靠一个地质榔头和一张1∶50000的地质图苦寻而来的。也是在这里,“七一井”等油井成功开采,七里村油井才被发现,成就了如今的百年老厂。作为石油科普之地,特别是对于石油专业人员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研究场所。
去“延一井”工业遗址参观学习,不仅能了解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还能深刻感悟延长石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史,学习和弘扬先辈自力更生、埋头苦干、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这里既是学习研究又是观光旅游的最佳去处。
此外,“延一井”工业遗址附近还有延长油矿苏联专家招待所、七里村延长油田石油设备展览区等工业遗产核心物项,非常值得一去,可以近距离了解国内外专家为延长油田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观赏延长油田在百年发展进程中所引进制造、改制并使用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百多台(套)设备。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是百年大计。近些年,延长石油深入挖掘民族石油工业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已在七里村采油厂打造成以“延一井”为主要代表、以石油工业为特色的中国石油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和延长石油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基地,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发祥地的知名度,填补陕西乃至全国石油工业遗址公园项目的空白,促进延安红色旅游和延长石油文化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追溯中国石油根脉,就来延长石油,就去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期待与您相约。 G
延长石油职工在“中国陆上第一座炼油厂”前接受企业文化教育。(资料图)
延长石油职工参观“七一井”工业遗址。(资料图)
杜培华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2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全国共有53家单位入选。其中陕西省“延一井”工业遗产旅游基地榜上有名。
“延一井”工业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城西石油广场,是延长石油的“起源井”,也是中国陆上成功打成的第一口油井。
该井的出油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的历史,使中国石油工业发展迈出了标志性的第一步,填补了中华民族工业的一项空白。1996年,国务院公布“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其列为“中华之最”。
1 探寻石油足迹
事实上,陕北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地方。早在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中写道:“上郡高奴有洧水,可燃。”古时的上郡高奴,辖今陕西延安一带,洧水即延河。这是我国史料中最早有关石油的文字记载。
此后,北魏郦道元、唐代段成式在其著作中,对石油的性状、用途等做了更为详细的记载。北宋杰出科学家沈括经过实地考察,在《梦溪笔谈》中指出,“鄜延境内有石油”“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从此便有了“石油”一词。
1905年,距今117年前,清政府拨款8.1万两白银,在陕北延长县创办了中国陆上第一个石油企业——延长石油官厂;任命陕西候补县令洪寅为总办,从国外聘任技师和工匠,订购钻机和炼油设备,具体筹办相关事宜。
为运送设备,陕西省耗用3万名石工、5万名土工,历时一年,修筑铜川到延长的马车道。设备运到后,经艰苦勘探和钻前准备,于1907年6月25日开钻,9月10日打成“延一井”。该井井深81米,初日原油产量1吨~1.5吨。
源于“延一井”,一百多年来,延长石油的原油产量从1吨突破到万吨、十万吨、百万吨,到如今年产千万吨以上规模“十六连稳”,成为陕北乃至陕西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1997年,“延一井”因保护旧址需要而停止生产。2005年,在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发展百年之际,延长县人民政府和延长油矿管理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延一井”旧址进行了保护性修复。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延一井”旧址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提到“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就不得不提与其同年投产的中国陆上第一个炼油房——延长炼油房。两个工业遗址相距不远,步行10分钟左右路程。当时,“延一井”生产的原油被炼油房生产加工出14箱煤油,很快销往西安等地试用,“烟微光白,可与进口煤油媲美”,一时享誉国内外,极大地振奋了国人发展民族石油工业的信心。
“延一井”出油和炼油房的投用,结束了中国大陆不产石油和石油产品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中国近代陆上石油工业由此起步。
2 传承红色基因
在延长石油的发展历史中,发展壮大的阶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完成的。这段历史,在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石油文化展馆都能深入了解到。展馆距离“延一井”旧址步行约15分钟路程。1935年,中共中央到达陕北,石油厂迎来稳定发展环境,逐步成为陕甘宁边区的工业顶梁柱。
同年,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第一个党支部在延长石油厂成立。从此,延长石油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所出产的汽油、煤油、石蜡、擦枪油、凡士林、石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央驻地和当地机关、部队、学校、团体,保证了军车的行驶、机器的转动、枪机的润滑,点亮了无以计数的马灯、油灯。边区印刷边币、书报及宣传材料等所用的油墨,也均来自延长石油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延长石油厂扩大生产,打成了“起家井”延19井,发现了七里村油田。从1939年到1946年,延长石油厂共生产原油3155吨,不仅满足了边区军民用油需求,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还从国统区换回电讯器材、西药、布匹等许多抗战物资,被誉为“功臣油矿”。
在党的领导下,延长石油厂不仅生产出了大量油品,也涌现出一大批以陈振夏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主席在一方白色粗布上亲笔为陈振夏题书“埋头苦干”。这既是毛泽东对石油行业的第一次题词,也是对延长石油的最高褒奖。从此,“埋头苦干”成为延长石油人薪火相传的精神财富,成为延长石油成长的根、发展的魂。
3 石油科普之地
在距离“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和“中国陆上第一个炼油房”的不远处,有张家滩页岩露头、董家河天然裂缝、安沟油苗露头等野外地质教学点。通俗地讲,就是河道从高原上纵横切割,埋藏较浅的油层便在暴雨、河水冲刷下,立体裸露在河道切割面上,成为较为直观的地质自然景观。
“延一井”之后,延长石油的科研人员在延长一带,西起安塞、东至黄河长达150千米的延河河谷,艰苦地进行地面地质调查和大面积的测量工作。很难想象,这些野外地质点都是他们日夜兼程、不辞辛苦,仅凭一匹马、一个皮尺和罗盘,依靠一个地质榔头和一张1∶50000的地质图苦寻而来的。也是在这里,“七一井”等油井成功开采,七里村油井才被发现,成就了如今的百年老厂。作为石油科普之地,特别是对于石油专业人员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研究场所。
去“延一井”工业遗址参观学习,不仅能了解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还能深刻感悟延长石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史,学习和弘扬先辈自力更生、埋头苦干、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这里既是学习研究又是观光旅游的最佳去处。
此外,“延一井”工业遗址附近还有延长油矿苏联专家招待所、七里村延长油田石油设备展览区等工业遗产核心物项,非常值得一去,可以近距离了解国内外专家为延长油田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观赏延长油田在百年发展进程中所引进制造、改制并使用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百多台(套)设备。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见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是百年大计。近些年,延长石油深入挖掘民族石油工业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已在七里村采油厂打造成以“延一井”为主要代表、以石油工业为特色的中国石油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和延长石油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精神教育基地,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发祥地的知名度,填补陕西乃至全国石油工业遗址公园项目的空白,促进延安红色旅游和延长石油文化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追溯中国石油根脉,就来延长石油,就去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期待与您相约。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