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源头活水”清自来
  本报记者 黄敏
  “这几年生态环境改善明显,零河、戏河上游水量丰沛,水质清澈干净,各类野生动物也多了,周边村庄自然环境越来越美。”11月26日,西安市临潼区穆寨街道西岳村党支部书记程媛媛忙完村上的工作,又开始巡查自己管护的河道。
  去年5月,程媛媛多了个新职务——“河长”。自“上任”以来,工作之余查看河道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哪里堆着垃圾,哪里需要绿化疏通,发现问题现场拍照上传。”
  为抓实全域治水,临潼区建立了区、街、村三级河湖长体系,共设立河湖长348名,实现了全区河流、湖库全覆盖,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全区河湖水系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工作不断提升。
  “有了基层一线党员干部担任村级‘河长’,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对巡查发现的问题马上交办,立行立改,打击违法行为更高效。”临潼区水务局局长凌重元告诉记者,今年9月,临潼区相继完成了龙河流域、周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通过梯田改造、配备土质排水沟、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生态景观林,实施道路绿化带绿篱和幼林地封禁治理,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今年以来,临潼区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为治水思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的思路,因地施策,通过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创建、水库标准化管理建设、管护机制创新等综合措施,形成了“产权国有+集中管护”的水库运行管理模式。
  同时,完成了渭河三王和滩王控导工程水毁修复工程,渭河堤防临潼周华、西张、南杨段等堤坡土方水毁应急修复工程。启动全区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排查整治15处,并通过省、市验收销号,按期完成了上级下达的1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狠抓城镇污水处理厂规范化管理,污水处理率达到96.93%。今年3月,临潼区污泥处置厂建成投运,区内污水处理厂污泥实现规范化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我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党精神,全力为乡村振兴引来更多的‘源水活水’。”凌重元说,随着河湖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修复、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等任务扎实推进,临潼河湖长制实现“有名”“有实”“有能”,全区水生态环境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开始显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