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留坝:为基层减负 给实干赋能
本报讯(记者 姚远 通讯员 杨星月)台账报表多、各项检查多、工作微信群泛滥……一段时间以来,不少村级组织面临承担行政事务多、检查评比事项多等困扰,分散了村干部服务群众抓发展的精力,留坝县改进作风为基层减负赋能,让拍照打卡、视频留痕成为“过去式”。
“一周接待上级部门督查检查11次,上报各类台账、报表24次,手机上有15个微信工作群,整天信息提示声音响个不停……”11月17日,留坝县紫柏街道小留坝村党支部书记夏道华告诉记者,自从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小留坝村的工作群只保留了4个,所有的工作任务周一清单式部署、周五条目式汇报。
如今的小留坝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以乡村治理示范村为抓手,贯彻落实“三务公开”“重大事项公开决策”“院坝说事会听取民众意见”等规章制度,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化。以“德美屋”为载体,以院坝评议为抓手,小留坝村每月开展一次卫生评比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评议,让村庄环境卫生、道路管护、自来水维护规范运行;形成了以“楼房沟”精品民宿为引领,发展种植蔬菜采摘观光园、林下经济、大棚食用菌为附属的产业链,在群众有增收的同时,村集体固定收益逐年攀升。
据了解,留坝县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村级组织负担问题专项治理,印发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减轻村级组织负担若干措施》,明确村级工作事务职责范围,创新村级组织工作方式,完善村级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压减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压缩各类村级组织参加会议,规范村级组织设立机构,整合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和挂牌,进一步把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切实给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松绑减负,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江口镇清理规范整合各类政务APP、微信群、QQ群,凡是能够通过只观成果、群众评价全面了解村级组织工作实际的,一律不看台账资料;马道镇搭建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形成数据“一次采集、多方运用”,提升镇(街道)、村(社区)工作效率;火烧店镇精简村级组织参加会议,每周只召开一次由村级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例会,鼓励包村领导、干部到村开展工作;玉皇庙镇出台新规,要求镇级发文数量压减30%以上,政策性文件、综合报告原则上不超过2500字……各镇(街道)给基层减负的创新探索不断丰富,引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关注和好评。
“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让村干部从纷繁的琐事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乡村振兴谋发展上来。”在留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道柱看来,基层减负要注重工作实效和干部群众感受,在减负的同时还要提质,从而把减负成果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周接待上级部门督查检查11次,上报各类台账、报表24次,手机上有15个微信工作群,整天信息提示声音响个不停……”11月17日,留坝县紫柏街道小留坝村党支部书记夏道华告诉记者,自从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小留坝村的工作群只保留了4个,所有的工作任务周一清单式部署、周五条目式汇报。
如今的小留坝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以乡村治理示范村为抓手,贯彻落实“三务公开”“重大事项公开决策”“院坝说事会听取民众意见”等规章制度,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化。以“德美屋”为载体,以院坝评议为抓手,小留坝村每月开展一次卫生评比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评议,让村庄环境卫生、道路管护、自来水维护规范运行;形成了以“楼房沟”精品民宿为引领,发展种植蔬菜采摘观光园、林下经济、大棚食用菌为附属的产业链,在群众有增收的同时,村集体固定收益逐年攀升。
据了解,留坝县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村级组织负担问题专项治理,印发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减轻村级组织负担若干措施》,明确村级工作事务职责范围,创新村级组织工作方式,完善村级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压减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压缩各类村级组织参加会议,规范村级组织设立机构,整合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和挂牌,进一步把村级组织和村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切实给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松绑减负,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江口镇清理规范整合各类政务APP、微信群、QQ群,凡是能够通过只观成果、群众评价全面了解村级组织工作实际的,一律不看台账资料;马道镇搭建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形成数据“一次采集、多方运用”,提升镇(街道)、村(社区)工作效率;火烧店镇精简村级组织参加会议,每周只召开一次由村级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例会,鼓励包村领导、干部到村开展工作;玉皇庙镇出台新规,要求镇级发文数量压减30%以上,政策性文件、综合报告原则上不超过2500字……各镇(街道)给基层减负的创新探索不断丰富,引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关注和好评。
“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让村干部从纷繁的琐事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乡村振兴谋发展上来。”在留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道柱看来,基层减负要注重工作实效和干部群众感受,在减负的同时还要提质,从而把减负成果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