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一线见闻
“小葫芦”做出“大文章”
  本报记者 张恒
  10月25日,记者来到西安市高陵区的葫芦大观园。这里的田园风光别具一格:燕脖葫芦、鹤首葫芦、油锤葫芦等20多种形态各异的葫芦长势良好;葫芦茶具、葫芦数码电子系列产品、葫芦休闲食品等千余种以葫芦为材质的产品令人大开眼界。这无限的“葫芦风光”出自杨启航的手笔,大家都戏称他为“葫芦大王”。
  今年52岁的杨启航是西安市临潼区人,做了20多年服装设计师的他因对葫芦有着浓厚的兴趣,便转行种植葫芦,并把传统的国服元素应用到葫芦上。几年来,从与葫芦结缘到引种试种,杨启航决定在“小葫芦”上做一番“大文章”。
  “跳出葫芦做葫芦。”杨启航说,除了做好一二三产融合,还要做好跨界融合。在葫芦园里,记者看到葫芦挂面、葫芦脆片、葫芦条等系列葫芦休闲食品以及钢笔、打火机、灯具等葫芦工艺品,无不让人感到新奇。除了种植葫芦,杨启航更是对葫芦的设计推陈出新。他研究并创新制作出各种葫芦产品,从小小的葫芦香囊到极具科技感与实用功能的交通卡,他已经把芯片装进了葫芦里。
  “农民种植葫芦,每亩地收益在3000元到7000元之间,而且还不耽误他们种植其他作物。”杨启航说,下一步,他将和国外葫芦行业进行合作,让周边群众通过种植葫芦获得更多经济收益。
  和杨启航一样,对葫芦有着特殊爱好的曹辉是高陵人。他从2018年开始种植观赏葫芦,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算是一个有着过硬种植技术的种植户。
  “我种植了10亩观赏葫芦,经济效益在8000元到3万元之间,一年收入近20万元。”曹辉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要联系更多葫芦爱好者,和杨启航抱团发展,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据了解,葫芦大观园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艺术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观光园,园区占地168亩。目前,葫芦产业已累计为当地160名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