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书香弥漫松坝村

  李焕龙

  “把农家书屋办成村民喜欢的乡村图书馆!”十年前,我的老家松坝村专门邀请了市、县专家进行专题调研,提出了农家书屋提质升级的“三步走”发展规划。经过十年努力,松坝村的“三步走”成了“三级跳”,跳出了书香之村文明进步的艳阳天。
  当“规范农家书屋”的头一步迈出,村民盼望的“乡村图书馆”就有了雏形:房子从一小间变成三大间,分成人、少儿、电子阅览三个空间,书籍报刊和数字资源增多了,每天早中晚都有人来阅览。村民们最感兴趣的是能在这里收看时政宣传、科技讲座、经典电影,就连人称“死脑筋”的刘老三夫妻俩也来了,一人听着讲座学种田,另一人听着讲座学做饭。
  当第二步骤“提升办馆质量”一实施,松坝村的农家书屋就迎来了大变化,既成了县图书馆的分馆,又成了全乡八个村的中心馆。如今,这个农家书屋不仅门口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小康行”两面文化墙,而且里面的阅读资源丰富了。图书、杂志由县图书馆统一配送,阅读资源和全县各地图书馆实行联网,通借通还。杨大姐拿着全县统一的借阅卡进城到女儿家玩,可以去县图书馆借阅。刘大婶从娘家那个镇上借的书,可以拿回来看完了就地归还。更为可喜的是,少儿绘本多了,满足了娃娃们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山里娃的阅读兴趣。吴老汉的孙子因为年借阅量连年超过三百册,成了全县有名的“书香少年”。
  这第三级呀,跳得既高又新鲜。随着“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的推进,松坝村乡村图书馆打通了文化资源的“最后一公里”。过去虽然也有“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但因网络化服务不到位,村上无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村民在文化资源享受上存在城乡差异。如今,数字工程下基层,村民拿上这小小的“数字资源卡”,就可以实现市、县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
  十年来,松坝村这个乡村图书馆的“三级跳”,跳出了村民素质的大提升,跳出了山乡面貌的大改观。当故乡因为文化兴、村容美、产业旺而成了闻名秦巴的文明村,我最欢喜的事,是在老家欣赏这样的人文美景:耕读相伴,书香弥漫。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