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榆阳:治沙精神历久弥新 绿水青山永葆生机
目之所及皆绿色。
道路两边的绿化带令人赏心悦目。
高忠平
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榆林,榆林治沙看补浪河。“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榆阳区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当时,全区林木覆盖率只有1.8%,补浪河乡80%以上的土地都是荒漠,在近百公里的风沙线上,除了星星点点的骆驼刺,几乎见不到绿色。
誓把荒漠变绿洲
1974年,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建起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补浪河公社“长城姑娘治沙连”。在首任连长童军的带领下,她们背起背包,扛着红旗,迈着坚实的脚步,向风沙侵蚀最严重的毛乌素沙地南缘黑风口——补浪河进军。“洒尽浑身千滴汗,走进沙漠战恶狼”,开启了治沙造林的艰难征程。
姑娘们住的是自己搭的柳笆庵子,吃的是青稞面窝头、冷水拌炒面。人拉肩扛、迎难而上,修渠、打井、植树造林。当时没有树苗,大家就去15公里外的王家峁背。盛夏,沙窝窝里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姑娘们踩着滚烫的沙子担水、浇苗;寒冬,姑娘们顶着刺骨寒风,为树苗搭设障蔽,手脚被冻开了一道道裂缝。但她们始终没有放弃,一心想着多栽树、多造林,誓把荒漠变绿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治沙的接力棒就这样在一代代队员中传递。“一把铁锹,一支钢枪,军旗是我们心中的太阳。”这首铿锵有力的连歌,一唱就是40年。
筑起绿色丰碑
改革开放后,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积极探索实践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专家的指导下,先后建成了千亩育苗生产基地,千亩畜草、千亩经济林、千亩花棒等沙生植物。
连队自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14任连长、380多名女民兵。队伍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治沙精神薪火相传。连队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修建引水渠35公里,让14425亩荒沙地披上了“绿装”。连队先后被团中央、全国妇联评为“新长征突击队”“三八红旗单位”和“绿化祖国突击队”,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治沙英雄女民兵连”等荣誉称号。
经过70余载赓续奋斗,一代代榆阳人北治沙、南治土、齐治水,把一片片大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从根本上扭转了生态脆弱的局面。全区已是林木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提升至45.8%的国家森林城市,林木保存面积从19万亩增加到482.2万亩,境内57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有效治理。曾经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林茂粮丰、渠系配套的绿色田野,创造了从“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建设奇迹,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了重要贡献。
挖掘红色资源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不仅是全国治沙造林的典型,也是延安精神见诸实践的重要成果、榆林治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榆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016年7月29日,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建成开馆,榆阳人民决心扛起这面旗帜,擦亮这块牌子,全面做好民兵编组工作,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军地共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建融合发展,原兰州军区确定其为“红色基因”教育示范点。展览馆让这支队伍成为红色文化的宣传队,播撒红色基因的宣传员,将治沙精神融入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血脉当中,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阳区统筹推进“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和“三环三带七园七廊道”全域生态建设。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认建、认养、捐资等多种形式参加植树造林,“家庭林”“亲子林”“纪念林”“碳汇林”等层出不穷,全民植绿、爱绿、护绿在榆阳蔚然成风。
如今的补浪河,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蓝天白云与阡陌纵横的农田交相辉映,诗意盎然的田园画卷美不胜收。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现已建成“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和生态观光旅游基地”三大基地和“红色教育区、打靶训练区、拓展训练区、生态园林景观区、设施农业观光区、生态特色养殖区、观光旅游区、拥军爱民示范区”八大功能区。每年接待参观拓展研学、观光休闲团队3000多个,总接待量突破20万人(次)。
下一步,榆阳将深入挖掘治沙精神内涵,丰富新的实践特色,焕发新的时代光芒,把治沙连这面旗帜牢牢插在塞北大漠深处,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红色观光旅游基地、特色农林水牧业基地、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综合性爱国拥军教育基地,用实际行动奏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奋力谱写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道路两边的绿化带令人赏心悦目。
高忠平
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榆林,榆林治沙看补浪河。“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榆阳区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当时,全区林木覆盖率只有1.8%,补浪河乡80%以上的土地都是荒漠,在近百公里的风沙线上,除了星星点点的骆驼刺,几乎见不到绿色。
誓把荒漠变绿洲
1974年,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建起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补浪河公社“长城姑娘治沙连”。在首任连长童军的带领下,她们背起背包,扛着红旗,迈着坚实的脚步,向风沙侵蚀最严重的毛乌素沙地南缘黑风口——补浪河进军。“洒尽浑身千滴汗,走进沙漠战恶狼”,开启了治沙造林的艰难征程。
姑娘们住的是自己搭的柳笆庵子,吃的是青稞面窝头、冷水拌炒面。人拉肩扛、迎难而上,修渠、打井、植树造林。当时没有树苗,大家就去15公里外的王家峁背。盛夏,沙窝窝里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姑娘们踩着滚烫的沙子担水、浇苗;寒冬,姑娘们顶着刺骨寒风,为树苗搭设障蔽,手脚被冻开了一道道裂缝。但她们始终没有放弃,一心想着多栽树、多造林,誓把荒漠变绿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治沙的接力棒就这样在一代代队员中传递。“一把铁锹,一支钢枪,军旗是我们心中的太阳。”这首铿锵有力的连歌,一唱就是40年。
筑起绿色丰碑
改革开放后,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积极探索实践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专家的指导下,先后建成了千亩育苗生产基地,千亩畜草、千亩经济林、千亩花棒等沙生植物。
连队自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14任连长、380多名女民兵。队伍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治沙精神薪火相传。连队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修建引水渠35公里,让14425亩荒沙地披上了“绿装”。连队先后被团中央、全国妇联评为“新长征突击队”“三八红旗单位”和“绿化祖国突击队”,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治沙英雄女民兵连”等荣誉称号。
经过70余载赓续奋斗,一代代榆阳人北治沙、南治土、齐治水,把一片片大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从根本上扭转了生态脆弱的局面。全区已是林木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提升至45.8%的国家森林城市,林木保存面积从19万亩增加到482.2万亩,境内57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有效治理。曾经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林茂粮丰、渠系配套的绿色田野,创造了从“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建设奇迹,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了重要贡献。
挖掘红色资源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不仅是全国治沙造林的典型,也是延安精神见诸实践的重要成果、榆林治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榆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016年7月29日,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建成开馆,榆阳人民决心扛起这面旗帜,擦亮这块牌子,全面做好民兵编组工作,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军地共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建融合发展,原兰州军区确定其为“红色基因”教育示范点。展览馆让这支队伍成为红色文化的宣传队,播撒红色基因的宣传员,将治沙精神融入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血脉当中,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阳区统筹推进“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和“三环三带七园七廊道”全域生态建设。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认建、认养、捐资等多种形式参加植树造林,“家庭林”“亲子林”“纪念林”“碳汇林”等层出不穷,全民植绿、爱绿、护绿在榆阳蔚然成风。
如今的补浪河,田成方、树成行,渠成网、路相通,蓝天白云与阡陌纵横的农田交相辉映,诗意盎然的田园画卷美不胜收。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现已建成“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和生态观光旅游基地”三大基地和“红色教育区、打靶训练区、拓展训练区、生态园林景观区、设施农业观光区、生态特色养殖区、观光旅游区、拥军爱民示范区”八大功能区。每年接待参观拓展研学、观光休闲团队3000多个,总接待量突破20万人(次)。
下一步,榆阳将深入挖掘治沙精神内涵,丰富新的实践特色,焕发新的时代光芒,把治沙连这面旗帜牢牢插在塞北大漠深处,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红色观光旅游基地、特色农林水牧业基地、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综合性爱国拥军教育基地,用实际行动奏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奋力谱写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