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希望的田野

  李景宁

  家乡在渭河岸边,那片土地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一走进鄠邑区涝店街道张家村甘蔗林,就看见两三名“网红”正在直播,还有不少群众在拍照。主持人边录视频边解说,为网友介绍甘蔗的生长条件和特性。如今智能手机普及,拍照变成了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甘蔗林前,人们摆出各种姿势,展示漂亮衣裳,心情格外愉悦。前段时间,参观甘蔗林的人特别多,这里俨然成了一处“网红打卡地”。甘蔗林的主人张大姐告诉我,原本甘蔗只有南方才有,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他们掌握了种植技术,终于试种成功了。
  我们来到史家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火龙果树整齐划一,红彤彤的火龙果缀在绿枝上,让人垂涎欲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装箱,呈现出丰收繁忙的景象。“自从种植了火龙果,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钱袋子鼓了,村庄也越来越美了。”忙着挑选火龙果的村民李大姐感叹道,火龙果种植产业欣欣向荣,让她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不仅每月有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从火龙果园出来,我们直接去了竹园村老杨的八月蜜农场。八月蜜也叫“八月炸”,原产秦岭深山,属于野生植物。八月蜜的果肉可以食用,果皮可以制茶,种子则能榨油,富含氨基酸,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水果。十年前,从公安系统退休的老杨开始尝试种植八月蜜。他懂农业,能吃苦,肯钻研,历时十年之久,终于将野生的八月蜜成功驯化。如今,老杨的八月蜜种植面积从当初的十几亩扩展到100亩,亩产量不断提升。成熟的八月蜜外皮像榴莲一样裂开一道口子,露出里面一根香蕉样的、白白的果肉,口感甜香浓郁,和香蕉有几分相像。
  在希望的田野上,看着渭河畔的巨变,我深深感到:只要敢想敢干肯坚持,掌握智慧农业的钥匙,黄土也能变成金。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