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汉江清水入村来
    站在包湾村的后山上,便能看见汉江奔流而过。

    汉江水“上山”后,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包选兵每天早上照例在水厂巡查。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以万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三秦大地全面铺开。十年间,陕西通过水质提升、水权改革等一系列举措,让农村饮水实现了质的飞跃。
  全省累计投资210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全省103个涉农县共有供水工程7.57万处。
  全省集中供水率达95%,自来水普及率达93.4%。

  本报记者 杨杰 文/图
  伴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龙王山下的包湾村随即苏醒过来。门前树上挂满了昨日未干的衣服,一旁的菜地里绿意盎然,包成云随手抓一把青菜,拧开水龙头冲洗干净。片刻后,炊烟萦绕,饭香四溢……
  在包湾村生活了60多年,这样的烟火气曾让包成云梦寐以求。“以前缺水,要靠天吃饭,种啥都难活,人心里没劲。现在水来了,啥都好了。”提及眼下的生活,他朴实的话语里透着满满的幸福。
  望江
  10月8日,吃完早饭,包成云沿着村道向龙王山上走去。半路上,他在路边的蓄水窖旁停下了脚步。杂草中,红砖和水泥板垒成的水窖已被雨水冲刷得破旧不堪,伸头望去,里面还有泉水。他站在原地,思绪被拉回从前。
  包湾村背靠龙王山,山泉水自上而下汇集于此。那些缺水的日子,这座水窖便是全村人的取水点。“平常还好,但一到农忙,再遇上天旱,吃水就更难了。”包成云说。
  在包成云的记忆里,每逢农忙时节,村民都得半夜起来排队接水。水窖周围被手电筒照得亮堂堂的,一个个水桶沿着山路排成长队,村民们围在水窖边,眼巴巴地等着……要想接一桶水,起码得守一个多小时。
  “那时候,大伙儿吃水都靠雨水、山泉水。需水量大的,还得去汉江拉水。开着三轮车,来回7公里,拉一次水也就只够三五天。”那些苦日子,包成云至今都忘不了。
  站在村子的后山上,便能看见汉江奔流而过。但因山高坡陡,村民们眼望着江水,却吃不到水。这样的困境令人苦不堪言,更让村上的发展停滞不前。
  没水浇地,就只能看着庄稼旱死干着急,种的菜也长不好,更别提搞养殖了。处处受限的包湾村因水受困、因水致贫,大家日子过得紧巴巴。
  2015年,包成云因病行动不便,家里吃水成了问题。无奈之下,儿子只能选择去附近打工,一边上班,一边还要操心着家里。“总觉得我影响了娃。要不是我,他就能去远一点的地方上班,那样机会能多一些。”每每想起这些,包成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闲下来时,包成云总爱坐在山头,望着山下的汉江水出神。“要是哪天能把江水引上来,那就解决了大问题。”包成云总这么想着,但却不知道,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上山
  “没水啥也弄不成,必须要想办法,再难都得解决。”2016年夏天,包湾村的村民大会上,村委会主任包选明斩钉截铁地说。
  自小长在村里,包选明知道没水有多难。他打小就明白,用上自来水是包湾村祖祖辈辈的梦想。当上村干部后,他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天旱没水,包选明就跟着村干部四处奔走,协调送水,用水车把水拉上来,放到村里的水井中,然后再引到各家各户。
  运水上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真正解决群众的用水难题,还得另谋出路。2017年,经过多方努力,包湾联村供水工程被提上了日程,这一消息让包选明振奋不已。
  水厂选址要占地,有户村民不理解。“引水上山是好事,一定得办成。”认准了这个死理,包选明就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白天忙就晚上去,一次劝不动就多跑几趟,终于把工作做通了。
  当年8月,供水工程如期开工。作为汉滨区目前扬程最高的一级泵站,包湾联村供水工程自汉江取水,抽水管道跨越国道、山脊、沟壑,施工难度巨大。
  施工的那段时间,包选明经常早出晚归,不是去工地帮忙,就是在协调解决问题。早一天通上水,村子才能发展起来,村民才能富起来。一想到这些,包选明就干劲十足。
  2018年12月,总投资450余万元的包湾联村供水工程顺利竣工。崭新的水厂坐落于山顶,一组组机器设备被陆续运上山。历经几个月的电力配套保障和机器调试后,涉及包湾、大垭、汪垭3个村的3265人终于吃上了自来水。困扰了几代人的饮水难题彻底解决。
  站在水厂院子里抬头望,龙王山上松柏苍翠,美景如画。水厂通过二次加压,将水送上了更高处的景区。包选明始终坚信,只要水“上山”,啥都能“活”起来。
  润心
  10月4日早晨7时,包选兵准时来到水厂上班。穿好工作服,走进厂房内,包选兵照例查看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消毒、过滤、沉淀……这一系列步骤,他干了不知道多少遍。
  52岁的包选兵是包湾村3组的困难户,他和妻子在龙王山景区经营着一家农家乐。水厂建成后,他又多了一重身份——水厂管理员。日常除了水厂的设备运维外,他还负责供水工程的管道巡查及维修。
  “你看,这是我们的智能云数系统,在手机上就能管理水位,操作水泵,水不够了就及时抽,这样就能保证大家随时有水用。”谈起供水系统,包选兵如数家珍,“这不光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我们村好不容易通了自来水,做好服务,大家用水才能更方便。”
  外出时,包选兵的兜里总揣着一沓蓝色卡片。那是水厂的便民服务卡,见到人,他就笑呵呵地递上一张:“上面都有电话,有问题随时说,我们上门服务。”这份认真与热心的背后,是他打心眼里的欣喜。
  对于通水后的便利,包选兵的感受比谁都深。其实早在2016年,他的农家乐就开张了,当时因为缺水,包选兵就自己修水池蓄水,每天跑到汉江拉水,才能勉强供得上。一年下来,他和妻子劳心劳力,钱却没挣到几个。来的游客都说,这山上啥都好,就是水不方便。这话成了他心里的一根“刺”。
  自从水“上山”后,包选兵就告别了每天奔波拉水的日子。靠着贴心周到的服务和一道道招牌菜,他的农家乐赢得了好口碑,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收入也比从前翻了一番。
  下班后,包选兵就匆匆骑车往回赶。农家乐里,几张桌子坐满了客人,厨房里传出锅碗瓢盆的碰撞声。
  “招牌酸辣鸡来啦,快尝尝味道咋样。”龙王山间的小院里,包选兵忙前忙后,脸上挂着笑,心里甜滋滋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