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父亲的“非实用哲学”
王国梁
父亲这个人很有意思,每年种庄稼的时候,必定要在田头种上几排向日葵。那些向日葵因为不是刻意打理的,再加上鸟儿会来啄食里面的果实,所以,每年仅仅收获一小兜葵花籽。葵花籽太少,不值得榨油吃。当零食吃的话,我们都不爱吃瓜子,吃得勉强。
母亲冲父亲唠叨:“别再种向日葵了,一点儿用都没有!”父亲却笑呵呵地说:“种!有用没用不要紧,我图的就是看个风景。向日葵多好看啊,尤其是长出花盘后,金灿灿的,花盘还跟着太阳转。田里有了这样的风景,我干起活来特别有劲儿!”我说:“要看风景,这里放眼望去,都是田园风光,你使劲儿看呗!”父亲笑了,他说自己钟情的是向日葵向阳生长的品格,每年必须种点向日葵,看着它们,人也充满阳光,有干劲。父亲感慨道,生活中除了有实用的东西,还要有些“非实用”的乐趣,陶冶性情,愉悦身心。
父亲的生活理念中,一直有这样的“非实用哲学”。他的“非实用”,指的是东西当前实用价值不大,不是生活必需品,但能从中发现不少的快乐与情趣。有一次去超市,父亲看到一套茶具特别好看,便要母亲买下来。母亲说:“家里不缺杯子不缺碗,都可以用来喝茶,这茶具杯子太小,不实用。”父亲仔细摩挲着那套茶具说:“你看这里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用这样的茶具泡茶,觉得茶都香几分呢!”母亲拗不过父亲,买下了茶具。此后,父亲每天都用这套茶具,煮水、泡茶、品茶。原来父亲还是很有审美情趣的,他懂得生活除了有实用的需要,还应有更高层次的需求。父亲的“非实用哲学”里,藏着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回想一下,一路成长,在很多事上都能体现出父亲的“非实用哲学”。比如,我小时候爱看各种课外书,尤其喜欢看文学作品。母亲反对说:“看那些书对期末考试没多大作用,还不如多刷点题呢,买书的话就买些习题类的。”这导致我看课外书总是偷偷摸摸的。父亲知道后说:“看吧,你自己喜欢看就行,多看点书没坏处。”不仅如此,父亲还会为我买课外书。如今我还收藏着父亲为我买的一本《西游记》。多年后,我开始写作,发现少年时代看的那些课外书,就像播撒在心头的文学种子,慢慢发芽了,让我受益匪浅。实用与非实用,其实也不是绝对的,因时因地而变。有些当时看似“非实用”的花朵,是在为日后做了铺垫,后来结出了“实用”的果实。
如今,父亲老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做“非实用”的事。他学着养花、下棋,说要过一种精神充实的生活。父亲执意要在院子里多养些花。母亲说:“养花不能当饭吃,还不如种点菜,可以吃,也可以拿去卖。”父亲说:“菜要种,花也要养,两样都重要。”父亲随口说出的朴素的话,却如此有哲理。可不是吗?一手物质,一手精神,生活中两样都不能缺少。后来,父亲又迷上了做一些小手工,把废旧物品改造利用。不过,他改造的那些东西,有实用价值的依然不多。父亲对我说:“你别看这些东西‘无用’,要动手,要花心思,化废为宝,多有乐趣。这个过程还能滋养心灵,陶冶性情。”
父亲的“非实用哲学”,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蕴藏着一种朴素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