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高峰: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科技特派员 助力乡村振兴
  陕西省科技厅 陕西农村报 合办
  本报记者 王琦
  “我从学校毕业就一直和红枣打交道,干了45年,现在仍在干。我一辈子就想干好一件事,把佳县有机红枣种好、卖好。”9月19日,说起与佳县红枣的经历,69岁的高峰声如洪钟。
  高峰是佳县有机红枣标准的制定者,也是泥河沟千年古枣园申请世界农业文化重要遗产的发起人。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他被聘请为佳县古枣园系统保护首席专家,从事红枣产业保护与开发及科技服务工作。
  1978年,高峰从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回到佳县成了一名“红枣专干”。1996年,在一次驻村工作时,他在朱家坬镇泥河沟村待了一年,仔细研究了该村的千年枣树群。“泥河沟这片千年枣树群迟早会在世界红枣发展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高峰笃定地说。
  2000年,佳县红枣销售“遇冷”。高峰觉得,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走提质增效的路子。他首次提出有机红枣栽培理念并向县市有关部门提交了研究课题报告。2002年至2003年间,他制定了佳县第一部有机红枣栽培系列标准,涵盖了苗木、栽培、管理等一系列标准。2003年,佳县依据此标准开始了有机红枣种植生产。2005年,佳县1万亩有机红枣基地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证。
  令高峰欣喜的是,有机红枣基地的认证,引起省级有关部门的关注,佳县有机红枣栽培系列标准中的“有机鲜食红枣标准”作为省级标准向全省发布。
  此后,佳县有机红枣基地建设走上正轨,实现有标可循。2006年,该县成为全国首家建成3万亩有机红枣的基地县。在此基础上,佳县通过了高峰撰写的《佳县红枣发展可行性报告》,成立佳县红枣产业办公室,县上设立专项资金,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自此,佳县红枣以每年增长2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截至目前,该县有机红枣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
  “申遗”这个想法,高峰从2005年就已萌发。当年,他从报纸上看到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报道。受此启发,他继续埋头调研泥河沟古枣园,并将园子的坐标、海拔,每株树的粗细等数据、图文进行了整理归档,随后向上级相关部门提交报告。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2013年,泥河沟千年古枣园被原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今年7月18日,以‘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青田召开,更加坚定了我们将枣树发展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树’的信心。”高峰说,目前佳县正在向着“有机枣都”目标前行,作为其中一员,他一定竭尽所能把有机红枣种好、卖好。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