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基层见闻
“小村”棚内欢笑多
  本报记者 王琦 通讯员 李石
  8月31日,武功县小村镇烧台村绿怡优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施大棚内,村民们一边挖香菜一边拉家常,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据了解,他们既是村民也是合作社职员,每天落实考勤制度,上下班“打卡”。在基地务工的55位村民,其中15人是脱贫户。
  今年60岁的赵芳歌是武功县小村镇下雷村村民,其儿子一家三口在西安定居,家中2亩土地种着小麦、玉米,老伴一人照看。她作为家中富余劳动力,在合作社找了一份工作,至今已有5个年头。
  “咱过了年龄,外出务工没人要。在这儿上班热热闹闹,每月工资1500元,加班费另算,自己能挣钱不给儿女添负担,加之农村生活成本低,一年到头还能存万把元哩。”对于现在的生活,赵芳歌很满足。
  另一座大棚内,伴随着水泵的轰鸣声,工人将采挖的蔬菜投入水池清洗、包装、装车、起运。“时代在发展,生活节奏快,净菜回家过个水就能下锅翻炒。”合作社负责人张显绸说,基地拥有30余座设施大棚,立足规模化种植、集清洗包装于一体,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种植,实现了从播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
  订单农业量体裁衣,有的客户要求留根部,有的客户要除去枝叶,有时只能手工作业。张显绸告诉记者,合作社目前主要种植麦芹、香菜和辣椒,品种不同,保证四季有菜,每天能供应1000公斤叶菜,去年产值150余万元。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合作社的发展不仅让周边群众学到新的种植经营模式,还带动了周边种植基地、市场营销、品牌创建、技术服务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目前,武功县小村镇有种植养殖合作社70余家,为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