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老村 老腔
张喜民(右)正在教孙子张猛弹唱华阴老腔。
随着陕西沿黄公路的开通,双泉村产业兴了,人气旺了,到这里赏荷观景、听原汁原味的华阴老腔成了游客的“必选项”。
老腔艺人在村外的黄土崖下专心排练。(采访对象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
本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文 王东宇/图
陕西沿黄公路828公里处,渭南市华阴市岳庙街道双泉村。
千百年来,黄河水浩浩荡荡,滋养着两岸的百姓,催生出许多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华阴老腔就是从黄河船工号子演变而来的。
作为华阴老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75岁的张喜民最得意的就是和老腔一起登上了世界舞台。这是他的荣耀,也是这曲“黄河绝唱”的高光时刻。
“八百里秦川,千万里江山,乡情唱不尽,故事说不完,扯开了嗓子,华阴老腔要一声喊……”8月12日,早饭后,张喜民像往常一样拉着孙子张猛在院里的葡萄树下练“吼功”。爷孙俩,一个抱着月琴,一个拿着板胡,一弹一拉间,一声声“呐喊”令人震撼。
阳光很好,密匝匝的葡萄藤蔓在院子里遮出一片清凉。唱了一阵,张喜民觉得不过瘾,又聊起了老腔的“前世今生”。尽管听了无数遍,张猛还是听得很认真。
1 积淀
双泉村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2000多年前,黄河上的漕运船工为统一动作,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一边喊着号子。这是老腔的雏形。此后,居住在村里的张氏族人,将“号子”记在心间,唱在口中,并与后来的皮影结合,形成独特的“家传戏”,一代代口口相传。
关于老腔的这段历史,张喜民从小听到大。家里有个说不上年代的戏箱子,里头放着50多本发黄的老腔剧本,写的大都是些老故事。
“父亲在世时把这些当‘宝贝’,看得比命都重,东藏西藏,就害怕叫人偷了。”在张喜民心里,这既是祖辈传下来的“家当”,也是张家人吃饭的“家伙”,丢了,就等于砸了饭碗。
2000年以前,老腔和皮影从没有分开过。那时候,人们看戏,只能看到白幕上的几个影子。幕后,操作皮影的“签手”一边表演,一边腾出手弹乐器,时不时仰头吼上几句。
“台下的人光能看到幕布上的皮影在动,角色自如转换,他们不知道,幕后只有两三个人在表演,一人拿几把乐器,同时演几个角色。”张喜民从小跟着父亲唱老腔、学皮影,15岁时就正式开始表演了。
世代生活在这儿,张喜民对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再熟悉不过了。用他的话说,老腔、皮影满是“黄土味”,演的不光是黄河的历史,也是自己的生活。
刚开始那几年,张喜民一年能演上百场。“谁家过红白喜事,不演几场皮影戏,乡党那里都说不过去。”经常走东家、串西家,张喜民越来越觉得,老腔不能总是老一套,得出新戏、唱新词。他说:“任何文化形式只有跟上时代才能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闲下来,张喜民就把老剧本翻出来,照着老段子、老曲子编词改戏。这一改,还真有效果。后来几年,“请戏”的人越来越多,老腔也在一天天的“积累”中更有看头。
2 聚力
大概是2000年的冬天,张喜民带着班子去邻村表演。台上,皮影人物短兵相接,戏唱得铿锵有力;台下,他和几个老伙计趁着空儿,喝了壶茶,抽了根烟,有人还得空咥了碗面。放下碗筷,大家继续吹拉弹唱,忘情投入。
这一幕刚好被当时在华阴市文化局工作的党安华看到。戏刚演完,他就找上张喜民。
“人影比皮影还精彩,要是把幕后场景搬到台前,肯定更吸引人。”党安华的话,张喜民一直都记着。
先有老腔,后有皮影,这一点,张喜民很清楚。但世世代代都是幕后表演、台前看戏,他实在没底气“登台亮相”。他说:“没有了皮影,老腔唱啥?塌火了咋办?”
后来,党安华几次上门劝说,张喜民也决定试一试。没抱什么希望的他,咋都没想到,离开了皮影的老腔会火得“一塌糊涂”。
“伙计们,准备好了么?”
“好咧!”
“抄家伙,曳一板。”
……
排练了十来天,第一次在专家面前露脸,张喜民手心全是汗。他说:“太紧张了,腿抖得就没停。”
短短10分钟的表演,张喜民觉得好像过了一个世纪。台下的人,他一个都没看清,两眼一闭全身心投入演出。
表演结束了,台下掌声雷动,张喜民一边笑着,一边流着眼泪。那一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喜极而泣。
“迈出这一步,太不容易了。”张喜民回忆,以前的双泉村交通落后,没啥产业,老百姓一年四季除了务两料庄稼,没有多少事,看皮影、听老腔成了打发农闲的主要消遣。红火的时间就那么几年,再后来,娱乐活动越来越多,“请戏”的人少了。
咋样才能让老腔经久不衰?张喜民急得满嘴起泡,能用的法子用遍了,还是没有起色。他原以为,这样下去,老腔的处境只会越来越难,却没想到,处在“低谷”的老腔,竟然绝处逢生,一下子“蹿”到了“台前”。
也是从这一年起,张喜民和村里的老腔艺人开始了和以往不一样的表演。老腔,慢慢地“吼”出了这个古老的村落,一步一步,积聚着“力量”。
3 传承
老腔过去是张家人的“家传戏”,很长一段时间里“只传男不传女”,其他人想学更是没有门路,加上以前交通不便利,村里的人走不出去,外面的人进不来,这也导致了老腔只能在华阴一带“小打小闹”。
从幕后到台前,老腔“走”了太久。而要想走出去上“大场子”,老一套肯定不行。那时候,沿黄公路快修到了村口,双泉村也开始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像老腔这样的传统文化与产业、生态多元融合已成了发展趋势。党安华提议大家组个“正规军”,他来帮着编剧本、联系演出,让老腔能够从华阴“走”出去。
接下来几年,一伙人跑遍了全国,连国外都有人邀请去。短短几年,老腔不光走出了华阴,还“吼”向了世界。
2006年,华阴老腔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戏”为啥能火?张喜民想了好长时间,才琢磨出些门道:“老腔的‘吼’,就跟黄河的‘吼’一样,是一种精神,一种黄河边老百姓为过上安生日子而奋斗的精神。咋能不吸引人?”
2016年,老腔又火了一把。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一群冒着土气的老艺人用粗犷的吼声“惊艳”了亿万观众。
“年没过完,就有人跑来拜师。”张喜民兴奋地说,“老腔要火下去,没有传承人咋行?有人愿意学,我巴不得呢。”
其实,老腔在变,老村也在变。这些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棒接着一棒干”,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双泉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沿黄公路的开通,更是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资源“送”进了村。老村变美了,出行便利了,游客进来了,到双泉村听原汁原味的老腔成了“热点”。
老腔由此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路通了,老腔的‘出路’也多了。”可是一直以来,张喜民都为老腔后继无人发愁。他说,这几年,耳音灌多了,村里人都会唱几句,但真正学的却没有几个,不是年纪大,就是没“天赋”,来拜师的也是凑热闹的多。张喜民挑来挑去也挑不出好“苗子”。
“满打满算,华阴会唱老腔的才20多个人,还都是些半大老汉。有人看,没人演,不顶啥。”张喜民说,几年前,他把孙子张猛当成“接班人”,从调琴到唱功,从编词到说戏,手把手地教。几年下来,张猛唱得有模有样,还跟着张喜民上过几次“大场子”。
“爷,再整一段?”
“整就整!”
小院里,爷孙俩聊着聊着,又吼上了。“婆姨汉子耕黄土,千载悠悠唱老腔……”看着眼前年轻的脸孔,张喜民抱着月琴弹得越发起劲。
双泉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老腔的“吼声”也在传唱。
随着陕西沿黄公路的开通,双泉村产业兴了,人气旺了,到这里赏荷观景、听原汁原味的华阴老腔成了游客的“必选项”。
老腔艺人在村外的黄土崖下专心排练。(采访对象供图)
扫码观看视频
本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文 王东宇/图
陕西沿黄公路828公里处,渭南市华阴市岳庙街道双泉村。
千百年来,黄河水浩浩荡荡,滋养着两岸的百姓,催生出许多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华阴老腔就是从黄河船工号子演变而来的。
作为华阴老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75岁的张喜民最得意的就是和老腔一起登上了世界舞台。这是他的荣耀,也是这曲“黄河绝唱”的高光时刻。
“八百里秦川,千万里江山,乡情唱不尽,故事说不完,扯开了嗓子,华阴老腔要一声喊……”8月12日,早饭后,张喜民像往常一样拉着孙子张猛在院里的葡萄树下练“吼功”。爷孙俩,一个抱着月琴,一个拿着板胡,一弹一拉间,一声声“呐喊”令人震撼。
阳光很好,密匝匝的葡萄藤蔓在院子里遮出一片清凉。唱了一阵,张喜民觉得不过瘾,又聊起了老腔的“前世今生”。尽管听了无数遍,张猛还是听得很认真。
1 积淀
双泉村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2000多年前,黄河上的漕运船工为统一动作,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一边喊着号子。这是老腔的雏形。此后,居住在村里的张氏族人,将“号子”记在心间,唱在口中,并与后来的皮影结合,形成独特的“家传戏”,一代代口口相传。
关于老腔的这段历史,张喜民从小听到大。家里有个说不上年代的戏箱子,里头放着50多本发黄的老腔剧本,写的大都是些老故事。
“父亲在世时把这些当‘宝贝’,看得比命都重,东藏西藏,就害怕叫人偷了。”在张喜民心里,这既是祖辈传下来的“家当”,也是张家人吃饭的“家伙”,丢了,就等于砸了饭碗。
2000年以前,老腔和皮影从没有分开过。那时候,人们看戏,只能看到白幕上的几个影子。幕后,操作皮影的“签手”一边表演,一边腾出手弹乐器,时不时仰头吼上几句。
“台下的人光能看到幕布上的皮影在动,角色自如转换,他们不知道,幕后只有两三个人在表演,一人拿几把乐器,同时演几个角色。”张喜民从小跟着父亲唱老腔、学皮影,15岁时就正式开始表演了。
世代生活在这儿,张喜民对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再熟悉不过了。用他的话说,老腔、皮影满是“黄土味”,演的不光是黄河的历史,也是自己的生活。
刚开始那几年,张喜民一年能演上百场。“谁家过红白喜事,不演几场皮影戏,乡党那里都说不过去。”经常走东家、串西家,张喜民越来越觉得,老腔不能总是老一套,得出新戏、唱新词。他说:“任何文化形式只有跟上时代才能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闲下来,张喜民就把老剧本翻出来,照着老段子、老曲子编词改戏。这一改,还真有效果。后来几年,“请戏”的人越来越多,老腔也在一天天的“积累”中更有看头。
2 聚力
大概是2000年的冬天,张喜民带着班子去邻村表演。台上,皮影人物短兵相接,戏唱得铿锵有力;台下,他和几个老伙计趁着空儿,喝了壶茶,抽了根烟,有人还得空咥了碗面。放下碗筷,大家继续吹拉弹唱,忘情投入。
这一幕刚好被当时在华阴市文化局工作的党安华看到。戏刚演完,他就找上张喜民。
“人影比皮影还精彩,要是把幕后场景搬到台前,肯定更吸引人。”党安华的话,张喜民一直都记着。
先有老腔,后有皮影,这一点,张喜民很清楚。但世世代代都是幕后表演、台前看戏,他实在没底气“登台亮相”。他说:“没有了皮影,老腔唱啥?塌火了咋办?”
后来,党安华几次上门劝说,张喜民也决定试一试。没抱什么希望的他,咋都没想到,离开了皮影的老腔会火得“一塌糊涂”。
“伙计们,准备好了么?”
“好咧!”
“抄家伙,曳一板。”
……
排练了十来天,第一次在专家面前露脸,张喜民手心全是汗。他说:“太紧张了,腿抖得就没停。”
短短10分钟的表演,张喜民觉得好像过了一个世纪。台下的人,他一个都没看清,两眼一闭全身心投入演出。
表演结束了,台下掌声雷动,张喜民一边笑着,一边流着眼泪。那一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喜极而泣。
“迈出这一步,太不容易了。”张喜民回忆,以前的双泉村交通落后,没啥产业,老百姓一年四季除了务两料庄稼,没有多少事,看皮影、听老腔成了打发农闲的主要消遣。红火的时间就那么几年,再后来,娱乐活动越来越多,“请戏”的人少了。
咋样才能让老腔经久不衰?张喜民急得满嘴起泡,能用的法子用遍了,还是没有起色。他原以为,这样下去,老腔的处境只会越来越难,却没想到,处在“低谷”的老腔,竟然绝处逢生,一下子“蹿”到了“台前”。
也是从这一年起,张喜民和村里的老腔艺人开始了和以往不一样的表演。老腔,慢慢地“吼”出了这个古老的村落,一步一步,积聚着“力量”。
3 传承
老腔过去是张家人的“家传戏”,很长一段时间里“只传男不传女”,其他人想学更是没有门路,加上以前交通不便利,村里的人走不出去,外面的人进不来,这也导致了老腔只能在华阴一带“小打小闹”。
从幕后到台前,老腔“走”了太久。而要想走出去上“大场子”,老一套肯定不行。那时候,沿黄公路快修到了村口,双泉村也开始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像老腔这样的传统文化与产业、生态多元融合已成了发展趋势。党安华提议大家组个“正规军”,他来帮着编剧本、联系演出,让老腔能够从华阴“走”出去。
接下来几年,一伙人跑遍了全国,连国外都有人邀请去。短短几年,老腔不光走出了华阴,还“吼”向了世界。
2006年,华阴老腔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戏”为啥能火?张喜民想了好长时间,才琢磨出些门道:“老腔的‘吼’,就跟黄河的‘吼’一样,是一种精神,一种黄河边老百姓为过上安生日子而奋斗的精神。咋能不吸引人?”
2016年,老腔又火了一把。央视春晚的舞台上,一群冒着土气的老艺人用粗犷的吼声“惊艳”了亿万观众。
“年没过完,就有人跑来拜师。”张喜民兴奋地说,“老腔要火下去,没有传承人咋行?有人愿意学,我巴不得呢。”
其实,老腔在变,老村也在变。这些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棒接着一棒干”,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双泉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沿黄公路的开通,更是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资源“送”进了村。老村变美了,出行便利了,游客进来了,到双泉村听原汁原味的老腔成了“热点”。
老腔由此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路通了,老腔的‘出路’也多了。”可是一直以来,张喜民都为老腔后继无人发愁。他说,这几年,耳音灌多了,村里人都会唱几句,但真正学的却没有几个,不是年纪大,就是没“天赋”,来拜师的也是凑热闹的多。张喜民挑来挑去也挑不出好“苗子”。
“满打满算,华阴会唱老腔的才20多个人,还都是些半大老汉。有人看,没人演,不顶啥。”张喜民说,几年前,他把孙子张猛当成“接班人”,从调琴到唱功,从编词到说戏,手把手地教。几年下来,张猛唱得有模有样,还跟着张喜民上过几次“大场子”。
“爷,再整一段?”
“整就整!”
小院里,爷孙俩聊着聊着,又吼上了。“婆姨汉子耕黄土,千载悠悠唱老腔……”看着眼前年轻的脸孔,张喜民抱着月琴弹得越发起劲。
双泉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老腔的“吼声”也在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