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昔日军营当标兵 今朝种田做示范
宁强县祥海家庭农场主段祥海(左一)与村民一起在菜园除草。
宁强县祥海家庭农场主段祥海(左)采摘辣椒。
临渭区绿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宇锋(左)和同事一起查看春播玉米生长情况。
黄龙县圪台乡马场村支书荆发明(中)了解旅游公厕建设情况。
吴武刚 张浩 张海明 文/图
他们曾经戎装出发,挥洒青春汗水,在军营里争当标兵;他们如今荷锄下田,耕耘土地做示范,引领乡亲奔富路。从军营到农村,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初心。无论身在何方,他们都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永葆军人本色。他们以实际行动争做高素质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1 高高的山上种出群众“致富菜”
宁强县巴山镇关口坝村地处川陕交界处,海拔1200米,距宁强县城40公里,距108国道20公里。祥海家庭农场主要从事草莓和蔬菜种植。连年来,农场农产品年销售总额超过200万元,带动了周边小农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宁强县的段祥海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自2015年起创办家庭农场,始终把带动周边群众创业致富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他坚持带领村民种植高山蔬菜、高山水果,通过进农场务工、土地分红、免费供种、提供技术、收购销售等方式,帮助28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径、方法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值得宣传和推广的典型……”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四级调研员牟晓平说。
据了解,宁强县祥海家庭农场目前经营土地总面积140亩,其中自有土地9亩,流转土地131亩,年生产蔬菜和水果达400余吨,年销售农产品总额达205万元,农业纯收入36万元。
“我们这里海拔较高,空气好、土壤好、无污染,无论是草莓还是蔬菜,成熟时间都要比别的地方晚一些,品质好一些,成熟上市时,刚好填补空档期,卖个好价钱。”“我年龄大了,没法外出打工挣钱了,在祥海农场打个零工,自己再种点菜,农场帮忙卖,家门口就挣到钱了。”“农场包销售,我彻底消除了顾虑,段祥海按每斤高出市场一毛钱的价格全部收购我的蔬菜,我每年都要种十几亩,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关口坝村的群众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跟着祥海农场致富的事。
当地政府引导“村支部+家庭农场+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直销、订单销售、观光采摘以及互联网、电商平台等方式,将农产品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远销成都、重庆、湖北等地,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还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国家给了我们许多荣誉,2019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我们‘退役军人光荣之家’荣誉,去年三月份,我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今年7月,我们的家庭农场又被授予‘陕西省最美家庭农场’称号,我觉得生活得很充实。”段祥海说。
2 广袤平原上演绎托管“神话”
渭南市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探索出了“托管”的新路子,演绎了土地变“肥”、农民变“闲”、粮食连年丰产的“神话”。该合作社现有职工35人,其中退伍复转军人11人。合作社理事长石宇锋今年29岁,是武警新疆总队的退伍战士,在5年前成立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时,就绘下了一幅宏伟蓝图:蹚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之路。
作为西北地区一家标准化程度最高、服务内容最全的专业合作社,这些年来,为了合作社的长足发展,石宇锋下了不少功夫。合作社创办初期,为让农户放下“药桶子”,他跑遍了临渭区的每一个村,引导大家接受合作社打药队的专业化服务;从最初托管面积只有200亩到现在的2.7万亩,从单一的植保服务到全程综合托管服务,从名不见经传到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省级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石宇锋和团队的努力下,合作社迅速成长,专业化、保姆式服务触手可及,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已现雏形。
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合作社成立了以退伍军人为主的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开展了消杀物资、防护物资协调采购,自觉承担起了社会责任。6月1日凌晨3时许,合作社林业项目主管薛纯、项目经理魏琦在前往秦岭腹地,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途中,解救了108国道周至——佛坪段侧翻面包车遇困司机孟某,并将他送至佛坪县医院救治。7月1日,李朝宁等十几名退伍军人向合作社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前不久,绿盛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被评为第20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是对他们团队的肯定和鼓励。
3 百炼成钢的基层“好村官”
黄龙县圪台乡马场村党支部书记荆发明,1983年退伍,1984年任梁湾村村主任,1989年任梁湾村党支部书记,2014年村组合并后任马场村支书至今。38年如一日,他始终把村级发展和群众致富作为首要目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荆发明一班人为村组拉电,修建生产道路30公里、生产生活用桥13座、河堤大坝1000米,打水井26口,安装路灯56盏,修建水塔、涝池、卫生厕所197座、垃圾池4座,增设固定垃圾箱24个;完成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便民服务室和爱心超市……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
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荆发明和第一书记争取到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对马场活动室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党支部活动房8间,新添置了桌椅、档案柜等设施,设计党建文化墙、党建制度墙和荣誉墙,协调实现活动室无线网络全覆盖,对照“十个一”标准设立村级便民服务室;因地制宜开展“板凳会”,对群众和党员进行“上门送学”,及时宣传政策……
在发展产业上,马场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项目引进、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统一发展设施蔬菜、瓜果培育、采摘观光、科普教育等景观农业和现代循环农业,投资850万元新建集科普教育、研学培训、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了整个大南川中药材长廊。该村还种植高山冷凉蔬菜2200亩,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发展特色产业羊肚菌种植,产业调整有序推进,群众收入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广大退役军人经过部队多年培养、历练,普遍具备思想素质好、执行能力强、作风纪律严、能力素质优、团结质量高的明显优势,是重要的社会人才资源。特别是在部队担任过班长等职务的退役军人,在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方法,无论是学习创新、沟通交流、开展工作,有着先人一步的优势。在优秀退役军人中选拔培养各类实用人才及村两委后备力量,不仅为广大退役军人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重要舞台,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机活力。
据了解,西安市灞桥区农业农村局招收农业创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的退役军人73人,集中培训,建立了信息库、人才库、形成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出了促进灞桥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及有效政策。延安全市有125名退役军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58名退役军人村两委委员、623名退役军人村两委后备力量,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战斗作风,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一路领跑,在农村广袤的舞台上建功立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采访支持单位: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 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宁强县祥海家庭农场主段祥海(左)采摘辣椒。
临渭区绿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宇锋(左)和同事一起查看春播玉米生长情况。
黄龙县圪台乡马场村支书荆发明(中)了解旅游公厕建设情况。
吴武刚 张浩 张海明 文/图
他们曾经戎装出发,挥洒青春汗水,在军营里争当标兵;他们如今荷锄下田,耕耘土地做示范,引领乡亲奔富路。从军营到农村,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初心。无论身在何方,他们都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永葆军人本色。他们以实际行动争做高素质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1 高高的山上种出群众“致富菜”
宁强县巴山镇关口坝村地处川陕交界处,海拔1200米,距宁强县城40公里,距108国道20公里。祥海家庭农场主要从事草莓和蔬菜种植。连年来,农场农产品年销售总额超过200万元,带动了周边小农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宁强县的段祥海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自2015年起创办家庭农场,始终把带动周边群众创业致富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他坚持带领村民种植高山蔬菜、高山水果,通过进农场务工、土地分红、免费供种、提供技术、收购销售等方式,帮助28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路径、方法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值得宣传和推广的典型……”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四级调研员牟晓平说。
据了解,宁强县祥海家庭农场目前经营土地总面积140亩,其中自有土地9亩,流转土地131亩,年生产蔬菜和水果达400余吨,年销售农产品总额达205万元,农业纯收入36万元。
“我们这里海拔较高,空气好、土壤好、无污染,无论是草莓还是蔬菜,成熟时间都要比别的地方晚一些,品质好一些,成熟上市时,刚好填补空档期,卖个好价钱。”“我年龄大了,没法外出打工挣钱了,在祥海农场打个零工,自己再种点菜,农场帮忙卖,家门口就挣到钱了。”“农场包销售,我彻底消除了顾虑,段祥海按每斤高出市场一毛钱的价格全部收购我的蔬菜,我每年都要种十几亩,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关口坝村的群众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跟着祥海农场致富的事。
当地政府引导“村支部+家庭农场+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直销、订单销售、观光采摘以及互联网、电商平台等方式,将农产品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远销成都、重庆、湖北等地,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还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国家给了我们许多荣誉,2019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我们‘退役军人光荣之家’荣誉,去年三月份,我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今年7月,我们的家庭农场又被授予‘陕西省最美家庭农场’称号,我觉得生活得很充实。”段祥海说。
2 广袤平原上演绎托管“神话”
渭南市临渭区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探索出了“托管”的新路子,演绎了土地变“肥”、农民变“闲”、粮食连年丰产的“神话”。该合作社现有职工35人,其中退伍复转军人11人。合作社理事长石宇锋今年29岁,是武警新疆总队的退伍战士,在5年前成立绿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时,就绘下了一幅宏伟蓝图:蹚出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之路。
作为西北地区一家标准化程度最高、服务内容最全的专业合作社,这些年来,为了合作社的长足发展,石宇锋下了不少功夫。合作社创办初期,为让农户放下“药桶子”,他跑遍了临渭区的每一个村,引导大家接受合作社打药队的专业化服务;从最初托管面积只有200亩到现在的2.7万亩,从单一的植保服务到全程综合托管服务,从名不见经传到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省级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石宇锋和团队的努力下,合作社迅速成长,专业化、保姆式服务触手可及,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已现雏形。
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合作社成立了以退伍军人为主的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开展了消杀物资、防护物资协调采购,自觉承担起了社会责任。6月1日凌晨3时许,合作社林业项目主管薛纯、项目经理魏琦在前往秦岭腹地,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途中,解救了108国道周至——佛坪段侧翻面包车遇困司机孟某,并将他送至佛坪县医院救治。7月1日,李朝宁等十几名退伍军人向合作社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前不久,绿盛农业科技创新团队被评为第20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是对他们团队的肯定和鼓励。
3 百炼成钢的基层“好村官”
黄龙县圪台乡马场村党支部书记荆发明,1983年退伍,1984年任梁湾村村主任,1989年任梁湾村党支部书记,2014年村组合并后任马场村支书至今。38年如一日,他始终把村级发展和群众致富作为首要目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荆发明一班人为村组拉电,修建生产道路30公里、生产生活用桥13座、河堤大坝1000米,打水井26口,安装路灯56盏,修建水塔、涝池、卫生厕所197座、垃圾池4座,增设固定垃圾箱24个;完成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便民服务室和爱心超市……村庄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
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荆发明和第一书记争取到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对马场活动室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党支部活动房8间,新添置了桌椅、档案柜等设施,设计党建文化墙、党建制度墙和荣誉墙,协调实现活动室无线网络全覆盖,对照“十个一”标准设立村级便民服务室;因地制宜开展“板凳会”,对群众和党员进行“上门送学”,及时宣传政策……
在发展产业上,马场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项目引进、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统一发展设施蔬菜、瓜果培育、采摘观光、科普教育等景观农业和现代循环农业,投资850万元新建集科普教育、研学培训、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了整个大南川中药材长廊。该村还种植高山冷凉蔬菜2200亩,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发展特色产业羊肚菌种植,产业调整有序推进,群众收入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广大退役军人经过部队多年培养、历练,普遍具备思想素质好、执行能力强、作风纪律严、能力素质优、团结质量高的明显优势,是重要的社会人才资源。特别是在部队担任过班长等职务的退役军人,在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方法,无论是学习创新、沟通交流、开展工作,有着先人一步的优势。在优秀退役军人中选拔培养各类实用人才及村两委后备力量,不仅为广大退役军人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重要舞台,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机活力。
据了解,西安市灞桥区农业农村局招收农业创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中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的退役军人73人,集中培训,建立了信息库、人才库、形成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出了促进灞桥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及有效政策。延安全市有125名退役军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58名退役军人村两委委员、623名退役军人村两委后备力量,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战斗作风,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一路领跑,在农村广袤的舞台上建功立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采访支持单位: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政策与改革处 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