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
本报讯(记者 张恒)7月24日至25日,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场观摩推进会在汉中市城固县举行。会议总结2019年以来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成效,观摩和交流经验,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加快推动我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再上新台阶。
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是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机遇期,种养规模将继续扩大,同时也是传统种养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各地要紧紧把握好这个机遇期和窗口期,确定好发展思路,下大力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会议强调,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稳粮增效新模式,充分释放“增渔增收、节地节水、循环高效、绿色生态”叠加效应,对拓展水产养殖空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经过4年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规模有序扩展,由2018年底的2.3万亩快速发展到如今的近20万亩,新型种养主体达450余家,综合种养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技术模式不断创新,形成稻虾、稻鳖、稻蟹、稻鳅、稻鱼等10多种适合我省种养环境的技术模式;稳粮增效作用明显,按照全省目前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计算,年可稳产大米6.5万吨。
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是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机遇期,种养规模将继续扩大,同时也是传统种养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各地要紧紧把握好这个机遇期和窗口期,确定好发展思路,下大力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会议强调,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稳粮增效新模式,充分释放“增渔增收、节地节水、循环高效、绿色生态”叠加效应,对拓展水产养殖空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经过4年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规模有序扩展,由2018年底的2.3万亩快速发展到如今的近20万亩,新型种养主体达450余家,综合种养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技术模式不断创新,形成稻虾、稻鳖、稻蟹、稻鳅、稻鱼等10多种适合我省种养环境的技术模式;稳粮增效作用明显,按照全省目前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计算,年可稳产大米6.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