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基层见闻
“苦命树”割出好生活
  本报记者 黄敏 通讯员 陈娟
  “遍体鳞伤受掠残,脂浆血液献人间。”被割得体无完肤的漆树曾是“苦难”的代名词。但在石泉县云雾山镇南沟村,漆树却给山里人带来了幸福生活。
  凃达兵是南沟村的老割漆匠,14岁开始跟着父亲割漆,今年已是第42个年头了。割漆要赶早,若是晚了,等太阳照到树干上,温度一高,漆树就不出漆了。
  7月22日凌晨,山村的池塘里时不时传来蛙叫声,凃达兵已悄悄来到侧屋,戴上头灯,挎上漆笼,装齐“老三样”——漆桶、漆刀、漆叶,轻轻关上门便上山了。
  南沟村位于云雾山脚下,属于秦岭南麓,森林覆盖率高,有不少野生漆树,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人工种植。近年来,依托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工程,全村已陆续发展几千亩漆树林。
  漆树因割开树皮后会流出白色的汁水,好似“泪水”,又因割漆时节正值炎炎夏日,最是忙碌、辛苦的日子,所以在当地漆树也叫“苦命树”。
  凃达兵来到自家漆树林,熟练地用漆刀在漆树上斜着割出一道“月牙形”的口子,露出白色的木质,然后将刀口斜切成行,快速将卷成漏斗形的漆叶插在刀口下方,生漆便沿着切痕,慢慢地流入漆叶中。待漆叶中盛满了乳白色的生漆,他再挨个倒入漆桶中,整套动作一气呵成,这是他几十年来练就的老手艺。
  其实40多年前,凃达兵看到漆树还会绕道而行。漆树又称“咬人树”,小时候的他因好奇折了漆树枝玩,结果全身过敏,奇痒难耐。后来,时常跟随父亲上山割漆,渐渐有了抵抗力,于是便接下了父亲的手艺,成了远近有名的割漆匠。
  漆树是我国重要的特用经济林,生漆具有很强的耐腐、耐磨、耐热和绝缘性,在工业设备、农业机械、手工艺品中使用广泛,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南沟村因山大沟深,生态环境好,所产的生漆漆酚含量高,且干燥稳定。刚割下来的生漆是乳白色,慢慢会变成虎斑色,最后氧化成了黑色,因亮度好、色泽艳,漆的纯度也很高,又被称为“女儿红”。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凃达兵背着满满的一桶漆下山了,家里妻子早已准备好了饭菜。“我这片漆树林,今年差不多能割300多斤生漆,预计收入近5万元。”凃达兵一边走一边粗略算了一笔账。
  “成年漆树每3年就要割一次漆,不然它的汁水排放不出来,就会胀死。”凃达兵说,“苦命树”其实并不苦,它只是用独有的方式释放发挥它的作用,就如同山里的人一样,依靠勤劳的双手过上美好的生活。
  近年来,石泉围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以产业先行引领乡村振兴。南沟村抢抓机遇,成立了小木生漆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加大漆树保护力度,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周边镇村也陆续发展了千亩漆树林。为助力群众增收,石泉县林业局还定期开展漆树种植、管理和割采技术培训,并积极引进生漆加工企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生漆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