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创业新农人
种旭旭和他的“鲜食玉米”
  本报记者 张恒
  7月8日,大荔县赵渡镇1700亩鲜食玉米收获现场一片忙碌景象,两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紧张作业,五六十名村民忙着采收鲜食玉米。
  种植这片玉米的是华阴市种旭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种旭旭。这个来自华阴市的小伙,是一名“90”后返乡创业者。2015年,种旭旭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家务农。他几乎天天与土地打交道,风吹日晒,让刚满30岁的他显得很成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眼下,种旭旭的鲜食玉米正值丰收,亩产1400公斤~1500公斤左右。他每天能够收获5万公斤鲜食玉米,光给村民的工钱就有1万余元。
  “今年的鲜食玉米不愁卖,但是价格却并不理想。还是要考虑全产业链发展,单靠种植业不行,一旦鲜食玉米行情不好,一年的辛苦就会付诸东流。如果我们有二产,可以对鲜食玉米进行深加工,那么就不会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价格合适我们就出售,不合适就储存。”种旭旭整理着手头的鲜食玉米,充满信心地说,“我这辈子注定与农业结缘,我的姓就是种地‘种’,种植鲜食玉米就是我想做好做强的事。今年,我投资两条生产线,让采摘的鲜食玉米‘身价’更好。”
  从种植80亩玉米开始,种旭旭一点点扩大规模,逐渐发展到现在的2200亩。除了1700亩鲜食玉米,他还引进其他玉米品种进行试种。鲜食玉米采收后,玉米秸秆全部卖给附近的养殖户,每亩地大约能卖二三百元。但是,单一的销售渠道和粗放管理让种旭旭意识到要把农业这件事搞好,除了精细化管理和多渠道销售外,还得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
  “下一步,在种植好鲜食玉米、追求产品质量的同时,我还要注册商标,拥有自己的品牌,然后把品牌做大做强。”种旭旭说,“为了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我也要走‘订单农业’路子,并在田间地头开启直播卖货,让我们的优质鲜食玉米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