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以光影为媒点亮乡村之美
乡村公益电影放映现场。
李喜梅正在采摘珍珠油杏。
张万露拍摄奶奶做饭日常。
本报记者 方腾 文/图
光影流转,岁月变迁。从露天到室内,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一帧帧画面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忆,斑驳的光影点亮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折射出时代的巨大变迁。
田野虫鸣,星光下的露天电影仍是人们难忘的记忆。随着时代进步,光影不断孕育新业态,以更多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助推产业发展,赋能美好生活。它在乡村这片沃土上焕发出新的活力,解锁了乡村发展的更多路径。
传播文化 点亮乡村夜空
“刚开始放电影那会儿用的还是胶片放映机,我骑着摩托车拉着机子就下乡了。一个人要给十几个村子放电影,一部电影可以轮放很长时间。一听说要放电影,大家都等不及了,搬着凳子早早来占位置,比过节都热闹。”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放映经历,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公益电影放映员马勇贵打开了话匣子。
6月21日下午,马勇贵早早吃了晚饭,准备前往天柱山村放电影。晚上7时,村广场已经热闹起来。老人们摇着蒲扇聊着天,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片欢声笑语。此时,马勇贵正忙着各项准备工作:架电源、挂荧幕、调设备……
晚上8时,天色渐暗。放映机投出的一束光影点亮了荧幕,也点亮了乡村的夜晚。“在家门口看电影就是图个热闹。左邻右舍一边观影,一边拉家常,感觉生活多了些乐子。”荧幕下,围坐在一起的村民七嘴八舌地聊着。电影开始播放了,马勇贵才得空坐下休息一会儿。看着观影的村民,他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放了上千场了,今年是第35个年头。”三十余载的电影放映之路,马勇贵走得并不轻松。顶寒风、冒酷暑,他始终坚守在乡村放映的路上,足迹遍布瀛湖镇的角角落落。“从摩托车到小汽车,从胶片机到数字放映机,时代在变化,技术在进步,放映条件也越来越好,这些搁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起放映经历,马勇贵感慨万千。
以前,农村相对闭塞,信息流通较慢,公益电影放映曾是村民们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现在,随着电视、网络、手机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虽然观看露天电影的人逐渐少了,但马勇贵的放映热情依然不减。
“农村地区需要电影,需要文化的充实,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并不是简单地放电影,送的是文化和知识。”马勇贵告诉记者,电影公司会定期更新电影节目单,每次放映都会搭配不同题材的影片,不仅能娱乐生活,还能学到技术。数字投影放的都是高清影片,音响效果也非常好。
在马勇贵看来,公益电影是不能舍弃的文化宣传手段,他说自己好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了群众和文化,他也会用自己的力量继续守护这份情怀。
光影为媒 传播创业故事
随着时代发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不断挖掘新功能、新空间,群众不仅看电影容易,还参与电影创作,用光影讲述自己的乡土故事。如今,我省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创作十分活跃,一大批正能量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田野中开出艺术之花。
“我之前是一名老师,现在是一位创业新农人。当时王导演找到我的时候,我很意外,也很惊喜。”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孙堡村云溪泉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喜梅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故事会被拍成电影。
李喜梅是一名教师,退休后,她先后流转土地120亩,2019年创办云溪泉生态农场,种植花椒、珍珠油杏、红薯等。经过用心经营,李喜梅的农场已经小有名气,并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随着农场规模不断扩大,李喜梅的创业故事纷纷被多家媒体报道。去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王明军看到关于李喜梅的报道后深受感动,决定以她为原型人物,将她的创业经历改编成电影《甜蜜的家乡》。
“李老师退而不休富桑梓,这是一个彰显新时代乡村农业农村发展的好故事,是一个很好的电影素材。”王明军说,“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传递更多温暖、积极、正能量的东西,让观众,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人们通过影像看到乡村振兴的前景出路,激发他们对乡土文明的自信,从而积极投身到乡村发展当中,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
在我省,像《甜蜜的家乡》这样根植于泥土的影视作品还有很多。如《岁岁年年柿子红》《无翅飞翔》等,这些充满温度的作品记录了新时代新农村幸福生活的变迁,成为宣传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基层群众奋发向上的火热实践,是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泉”。同时,以光影为媒,乡村的美景、美食、习俗走入大众视野,对村庄展示、农产品推广、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美丽乡村离不开光影助力,光影艺术也需要乡村这片沃土。山水如画、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借助影像的力量,这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仍在不断拓展内涵,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三农”篇章。
紧追潮流 乐享田园生活
时光更迭,光影不再局限于大屏幕,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现,衍生出短视频、微电影等诸多形式。越来越多的人从观众变成主角,通过习以为常的短视频传播方式记录田园生活,在光影中定格乡村之美。
“婆,今吃啥饭?”
“今早起吃擀面皮。”
带着一口浓郁的乡音,“秦巴奶奶”陈桂刚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豆芽铺底,浇上一勺熬制的醋汤,再淋上一勺油泼辣子拌匀,一碗香喷喷的擀面皮被端上桌,“灭霸爷爷”张祥芬乐呵呵地开启“吃播”模式。
这是抖音账号“秦巴奶奶”“灭霸爷爷”6月13日更新的一条视频。将奶奶做饭日常记录下来的是她的孙子,一位回归安康故乡的年轻人——张万露。
32岁的张万露很早就外出打工,慢慢地他厌倦了单调重复的务工生活,产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2018年的夏天,我跟着奶奶一块去橘子林里挖魔芋,我随手把奶奶挖魔芋的场景拍下来发到网上,没想到收获了几千次播放量,还有好多网友评论呢。”这次意外之喜让张万露萌生了拍摄短视频的想法。
此后,张万露开始学着用镜头记录奶奶做的每一顿饭,这些看似寻常的菜肴勾起了众多网友的乡愁,奶奶做饭、爷爷烧火的日常也成为网友们心中“向往的生活”。
慈祥的爷爷奶奶、美味可口的饭菜、真实平凡的乡村生活受到网友追捧,粉丝已接近300万。应粉丝需求,张万露慢慢尝试直播带货,借助短视频的生动展示,让当地农产品走上“云端”,乡村“土货”跃升为线上“俏货”。
“我很自豪能把家乡的美食、文化以及民风风俗推广出去。我也会继续坚持拍我和爷爷奶奶的生活,推广家乡的农产品,帮助更多农民增收。”张万露坚定地说。
通过短视频表达,农村生活实现了从“乡土”向“田园”的文化升级。像张万露一样拍摄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的人不胜枚举,乡村题材短视频百花齐放。
光影之间,一抹记忆中的乡愁静静流淌,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幸福种在群众心田。
李喜梅正在采摘珍珠油杏。
张万露拍摄奶奶做饭日常。
本报记者 方腾 文/图
光影流转,岁月变迁。从露天到室内,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一帧帧画面记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忆,斑驳的光影点亮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折射出时代的巨大变迁。
田野虫鸣,星光下的露天电影仍是人们难忘的记忆。随着时代进步,光影不断孕育新业态,以更多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助推产业发展,赋能美好生活。它在乡村这片沃土上焕发出新的活力,解锁了乡村发展的更多路径。
传播文化 点亮乡村夜空
“刚开始放电影那会儿用的还是胶片放映机,我骑着摩托车拉着机子就下乡了。一个人要给十几个村子放电影,一部电影可以轮放很长时间。一听说要放电影,大家都等不及了,搬着凳子早早来占位置,比过节都热闹。”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放映经历,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公益电影放映员马勇贵打开了话匣子。
6月21日下午,马勇贵早早吃了晚饭,准备前往天柱山村放电影。晚上7时,村广场已经热闹起来。老人们摇着蒲扇聊着天,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片欢声笑语。此时,马勇贵正忙着各项准备工作:架电源、挂荧幕、调设备……
晚上8时,天色渐暗。放映机投出的一束光影点亮了荧幕,也点亮了乡村的夜晚。“在家门口看电影就是图个热闹。左邻右舍一边观影,一边拉家常,感觉生活多了些乐子。”荧幕下,围坐在一起的村民七嘴八舌地聊着。电影开始播放了,马勇贵才得空坐下休息一会儿。看着观影的村民,他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放了上千场了,今年是第35个年头。”三十余载的电影放映之路,马勇贵走得并不轻松。顶寒风、冒酷暑,他始终坚守在乡村放映的路上,足迹遍布瀛湖镇的角角落落。“从摩托车到小汽车,从胶片机到数字放映机,时代在变化,技术在进步,放映条件也越来越好,这些搁以前想都不敢想。”说起放映经历,马勇贵感慨万千。
以前,农村相对闭塞,信息流通较慢,公益电影放映曾是村民们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现在,随着电视、网络、手机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虽然观看露天电影的人逐渐少了,但马勇贵的放映热情依然不减。
“农村地区需要电影,需要文化的充实,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并不是简单地放电影,送的是文化和知识。”马勇贵告诉记者,电影公司会定期更新电影节目单,每次放映都会搭配不同题材的影片,不仅能娱乐生活,还能学到技术。数字投影放的都是高清影片,音响效果也非常好。
在马勇贵看来,公益电影是不能舍弃的文化宣传手段,他说自己好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了群众和文化,他也会用自己的力量继续守护这份情怀。
光影为媒 传播创业故事
随着时代发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不断挖掘新功能、新空间,群众不仅看电影容易,还参与电影创作,用光影讲述自己的乡土故事。如今,我省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创作十分活跃,一大批正能量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田野中开出艺术之花。
“我之前是一名老师,现在是一位创业新农人。当时王导演找到我的时候,我很意外,也很惊喜。”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孙堡村云溪泉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喜梅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故事会被拍成电影。
李喜梅是一名教师,退休后,她先后流转土地120亩,2019年创办云溪泉生态农场,种植花椒、珍珠油杏、红薯等。经过用心经营,李喜梅的农场已经小有名气,并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随着农场规模不断扩大,李喜梅的创业故事纷纷被多家媒体报道。去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王明军看到关于李喜梅的报道后深受感动,决定以她为原型人物,将她的创业经历改编成电影《甜蜜的家乡》。
“李老师退而不休富桑梓,这是一个彰显新时代乡村农业农村发展的好故事,是一个很好的电影素材。”王明军说,“我希望通过这部电影传递更多温暖、积极、正能量的东西,让观众,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人们通过影像看到乡村振兴的前景出路,激发他们对乡土文明的自信,从而积极投身到乡村发展当中,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
在我省,像《甜蜜的家乡》这样根植于泥土的影视作品还有很多。如《岁岁年年柿子红》《无翅飞翔》等,这些充满温度的作品记录了新时代新农村幸福生活的变迁,成为宣传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基层群众奋发向上的火热实践,是影视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泉”。同时,以光影为媒,乡村的美景、美食、习俗走入大众视野,对村庄展示、农产品推广、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美丽乡村离不开光影助力,光影艺术也需要乡村这片沃土。山水如画、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借助影像的力量,这条美丽乡村风景线,仍在不断拓展内涵,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三农”篇章。
紧追潮流 乐享田园生活
时光更迭,光影不再局限于大屏幕,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现,衍生出短视频、微电影等诸多形式。越来越多的人从观众变成主角,通过习以为常的短视频传播方式记录田园生活,在光影中定格乡村之美。
“婆,今吃啥饭?”
“今早起吃擀面皮。”
带着一口浓郁的乡音,“秦巴奶奶”陈桂刚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豆芽铺底,浇上一勺熬制的醋汤,再淋上一勺油泼辣子拌匀,一碗香喷喷的擀面皮被端上桌,“灭霸爷爷”张祥芬乐呵呵地开启“吃播”模式。
这是抖音账号“秦巴奶奶”“灭霸爷爷”6月13日更新的一条视频。将奶奶做饭日常记录下来的是她的孙子,一位回归安康故乡的年轻人——张万露。
32岁的张万露很早就外出打工,慢慢地他厌倦了单调重复的务工生活,产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2018年的夏天,我跟着奶奶一块去橘子林里挖魔芋,我随手把奶奶挖魔芋的场景拍下来发到网上,没想到收获了几千次播放量,还有好多网友评论呢。”这次意外之喜让张万露萌生了拍摄短视频的想法。
此后,张万露开始学着用镜头记录奶奶做的每一顿饭,这些看似寻常的菜肴勾起了众多网友的乡愁,奶奶做饭、爷爷烧火的日常也成为网友们心中“向往的生活”。
慈祥的爷爷奶奶、美味可口的饭菜、真实平凡的乡村生活受到网友追捧,粉丝已接近300万。应粉丝需求,张万露慢慢尝试直播带货,借助短视频的生动展示,让当地农产品走上“云端”,乡村“土货”跃升为线上“俏货”。
“我很自豪能把家乡的美食、文化以及民风风俗推广出去。我也会继续坚持拍我和爷爷奶奶的生活,推广家乡的农产品,帮助更多农民增收。”张万露坚定地说。
通过短视频表达,农村生活实现了从“乡土”向“田园”的文化升级。像张万露一样拍摄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的人不胜枚举,乡村题材短视频百花齐放。
光影之间,一抹记忆中的乡愁静静流淌,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幸福种在群众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