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落实“田长制” 当好“护粮人”
——我省积极构建网格化耕地保护新格局
    榆阳区鱼河峁镇鱼河峁村千亩富硒水稻田。

    洛南县麻坪镇云蒙山村,“三级田长”王建莉在地头引导群众种植地栽木耳。

    在大荔县冯村镇严庄村,“三级田长”负责人白明(右一)正在查看“田长制”标志牌。

  关注第32个全国土地日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当每一寸耕地都有专人守护,每一块农田都有专人管理,五谷丰登、米粮满仓的丰收画卷一定更动人、更精彩。
  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全省耕地面积4401.5万亩。如何确保这片肥沃的土地“姓农”、耕地种粮,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广袤沃野不断孕育新的丰收图景,严格、精细的长效化保护机制不可或缺。今年以来,在商洛、渭南、榆林等地率先试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我省全面落实“田长制”高标起步,一张纵横交织、覆盖全域、针脚细密的网格化耕地保护大网加快向终端延伸,广阔农田因为有了私人“管家”正焕发出新一轮勃勃生机。
  1 全域覆盖 畅通耕地保护“最后一米”
  6月16日,骄阳似火,商洛市洛南县麻坪镇云蒙山村被郁郁葱葱的群山环抱着。当阳光洒满田间地头时,王建莉已经把自己管护的149亩农田“扫描”了一遍。
  “这一片玉米、大豆长得真好,又是个丰收年。”王建莉是云蒙山村13组组长,也是洛南县“三级田长”队伍中的一员。“我们主要职责是时刻关注组内耕地,每周最少巡查一次,还要做好记录,一旦发现乱占乱建、撂荒抛荒、倾倒污染物等破坏耕地行为,要立即制止,并及时上报上级田长。”
  作为“田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最小单元,村级田长直接面对田间地头,在发挥监管职能的同时,能够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以便将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前村民法治意识不强,在耕地上种树、挖塘、建房等‘非农化’‘非粮化’行为时有发生。”“二级田长”——云蒙山村党支部书记汪春堂告诉记者,“云蒙山村地少林多,全村耕地面积1015亩,由13个村民小组组长兼“三级田长”从源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这两年,我们治理撂荒地340亩,同时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群众积极性很高,耕地产能、粮食总产都有明显提升,这一切都得益于‘田长制’。”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为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2017年,商洛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田长制”耕地保护模式。经过几年努力,全面建成由县、镇、村及村民小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总田长+三级田长”体系,构建出“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的三级网络,并在交通要道、田间地头设立“田长制”标志牌,保护范围、田长职责、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形成各级协同、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网格化长效机制,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耕地保护全覆盖。
  对于耕地保护而言,分工越细,效率越高。目前,我省正积极构建省级总田长和市、县、镇、村“四级田长”保护框架,小网格的管理触角逐渐向末端延伸,耕地保护“最后一米”越来越畅通,为确保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筑牢织密“安全网”。
  2 多方发力 助推耕地产能新跃升
  眼下,我省夏耕夏播紧锣密鼓。在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马家村,随处可见农民群众劳作的身影。
  “今年小麦亩产在550公斤以上,大家干劲足着呢。”6月17日,站在田埂上,村级田长王振欣喜地说,“全村耕地面积1800多亩,实施‘田长制’以来,我们复垦荒地50多亩,打造高标准农田200亩。这些地除了冬枣外,全都种植小麦、玉米,其间套种大豆等杂粮,实现了一田多收,群众心里可踏实了。”
  行走在大荔的乡村,总能看到一块块新设立的“田长制”标志牌醒目地矗立在田间地头。正在辖区巡视的大荔县冯村镇“三级田长”负责人白明看着眼前的场景感慨不已,“标志牌上有各级田长联系电话,群众发现问题随时举报,有利于对破坏耕地行为抓小打早,也能通过共治共建使每一片农田都能在良好的生产环境中变得更肥沃。”
  以“田长制”为抓手,以“田长+农户”联控模式为推动,近年来大荔县加快构建县、镇、村“三级田长”体系,并以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融合笔法,不断绘就“关中粮仓”的多彩画卷。
  “实施‘田长制’以来,新增违法占地行为明显减少,乱占耕地现象基本杜绝。”大荔县自然资源局总督查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刘岗说,目前大荔县18个镇级公示牌、280个村级公示牌已在田间地头“安家”,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真正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现无缝衔接,全县冬枣、小麦、玉米等作物产能产值接连创下新高。
  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自下而上”多部门协同发力、层层联控联动,我省正不遗余力通过“田长制”把“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举措落到实处,让老百姓从日益殷实的“粮袋子”中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
  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到6月底,我省“田长制”创新做法将覆盖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同时全面建成层层把关、环环紧扣的责任体系,形成“村村有田长,田田有人护”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助推耕地质量、粮食产能提质扩面。
  3 量质双提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让每一块耕地都有守护人,以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最精细的责任分工,严控“非农化”“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实施“田长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月18日,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峁镇鱼河峁村千亩水稻种植基地,整齐划一的方块田绿意葱葱。正在忙碌的种粮大户孙晓飞笑容满面地说:“几年前,这里还是盐碱地,荒草丛生,一粒粮食都不长。想不到,经过治理,盐碱地变成了丰产田。”
  近年来,榆阳区以每年3.5万亩进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4亿公斤以上,不仅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提升了乡村“颜值”。美丽“丰”景背后,离不开榆林市、县、镇、村“四级两员”耕地保护“田长制”的持续发力。
  实际上,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近年来,我省各地在推进“田长制”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整理、复垦、复绿等方式,扩大增量盘活存量;一方面多举措发展粮食产业,实现管控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和改善农田生态多赢局面。
  “‘田长’的主责主业是管好自己辖区内的‘责任田’,既要常态化巡田,耕地生态、收获率、现代化耕作情况都要了然于胸,也要随时在田间地头指导生态耕种。”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懂农业、懂科学是对“田长”最基本的要求。为高效推进“田长制”,我省将田长、林长、河长合一,统筹解决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任务,并依托卫星遥感、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确保不漏一块地、不荒一亩田。
  全面落实“田长制”,意味着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了。把“田长制”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探索出一条耕地保护、有效利用、生态平衡的新路子,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要素保障,正是我省全面推进“田长制”的目标所在。
  眼下,随着全省各地“田长制”创新机制逐步落笔,一个多维度、全链条、网格化的耕地保护网越织越密,未来的三秦“粮仓”将会更加殷实。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