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农民抱团发展 “合”出美好“钱景”
西安市临潼区阳光奶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郝洁玲(左一)向临潼区农经站站长周强(右二)、副站长刘美玲介绍犊牛的生长情况。 张浩 摄
西安市临潼区金地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负责人谈鹏介绍合作社智慧农业数字农场云平台功能。张浩 摄
西安市临潼区秦煌石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永红正在园地疏花疏果。张浩 摄
扫码观看视频
本报记者 张恒
奶牛睡上“席梦思”、犊牛住上“小别墅”,现代化养殖让牛的生活环境真“牛”;联合收割机省力省时又省工、无人植保机翱翔天空施肥撒药,现代化农机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显身手;石榴花红了,靠“颜值”惹得一拨又一拨人前来园区打卡……这是6月7日记者在西安市临潼区的几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的场景。
近年来,临潼区因地制宜、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目前,临潼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0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19家、区级示范社20家。
1 “潮”养殖让“牛”老板更牛
走进国家级示范社——临潼区阳光奶牛专业合作社的牛舍,高大健硕的奶牛生活档次不低,它们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进食,时不时去享受一下自动按摩;有的懒洋洋地“睡”在舒适的“席梦思”上;有的正在眺望远方……画面很是喜人。
“这是奶牛的电子身份证。”指着奶牛耳朵上的黄色“耳环”,合作社理事长郝洁玲说,“耳标”上有奶牛的出生日期、身体状况等信息。出生于1971年的郝洁玲,为人热情,说话干脆,做事利索。
目前,阳光奶牛专业合作社存栏1022头奶牛,日产鲜奶13吨。“这座奶牛‘乐园’大约有11吨高品质鲜奶经过冷链运输到伊利公司;2吨奶经过加工,成为‘贝乐阳光’奶制品,直接从牧场到餐桌。而牛舍卧床上的垫料,则是通过干湿分离、发酵去除有害物质后的奶牛粪便,不仅干净、卫生、节约成本,也形成了牧场的生态循环闭环。”郝洁玲告诉记者,合作社已带动周边800多户养殖专业户为其配套生产,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奶牛养殖场每年所需青贮草1.2万吨,可辐射周边6个街道54个村,每年给周边农民增收360万元。
除了做好牧场工作,郝洁玲还热衷公益。她为全村85岁以上的老人每天提供半斤鲜奶,每年重阳节请村上80岁以上的老人聚餐,给他们发礼物,请他们看演出。郝洁玲说,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唤起更多人关爱老人。
“下一步,我计划建一个奶牛主题公园,打造研学基地,给更多的人带来福利。”郝洁玲说,物质的富有并不是真正的富有,唯有帮助和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富裕,才能使人真正感到满足。
在牧场的一个角落,临潼区油槐乡南杨村60岁的村民李双弟正在处理牛粪。他说:“我在这干活,每月收入4000余元。老板人很好,逢年过节都发红包,我很知足,也很感恩。”
“养好牛,产好奶,就得给奶牛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现在要提高牛的个体效益,提升奶的品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产奶量。”临潼区农经站站长周强说,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鲜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奶牛养殖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奶牛产业“牛”劲十足。
2 “慧”种田拓出农业服务新领域
“我们引进数字农业系统和智慧农机平台,推广北斗卫星监测,将智慧农业技术平台用于服务农业社会化生产,打造现代农业。”在临潼区金地农机专业合作社雨农众禾农机服务公司,合作社项目负责人谈鹏边说边打开农机检测物联网系统,每台农机的位置、作业情况以及田地苗情、土壤墒情一目了然。
当下,麦浪翻滚,农机一响,麦收不慌。雨农众禾农机服务公司的农机手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所到之处,成片麦子被“吞”进割台脱粒,秸秆随即“吐出”粉碎还田。不一会儿,一大片土地“作业”便高效完成。农忙时,“农机圈”各种“神器”竞相亮相,让农业生产从“体力活”变“技术活”,村民只要给合作社交少量托管费,就可以当“甩手掌柜”。
“土地全程托管,种子市场价2.4元,合作社统一购买1.8元;复合肥每袋市场价180元,合作社直接对接厂家是120元。另外,每亩地因标准化种植增收粮食100斤左右,农户投资小,收益大。”谈鹏说,专业的队伍干专业的事。
在金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办公区二楼,一排无人植保机正在“休息”。合作社理事长谈运运介绍,一台无人植保机每天的工作量是800亩地,相当于一个人工作15天到20天。合作社让农民拿土地来入股,每亩500元保底收益,每户年最低收入在10万元左右。
“这个合作社下设两个公司,做农机具销售和社会化服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作业。从去年开始,金地合作社承担了区上4000亩的全程托管任务。”临潼区农经站副站长刘美玲告诉记者,在托管过程中,他们加强托管项目的监督,经常到合作社查看项目推进情况。目前,全程托管效果非常好,助力农户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农户只要动动手指,一切搞定,接下来就等数钱了。”提起全程托管,刘美玲非常认可。她说,目前临潼区全程机械化示范率达到98%。
3 “明星产业”浇开“致富之花”
临潼被誉为“石榴之乡”。石榴花开红六月,枝间斗艳映丰收。在临潼区斜口街道芷阳村柏家山组秦煌石榴专业合作社园区,火红的石榴花摇曳在枝头,个别已经长成可爱的小石榴,千亩果园生机盎然。
“我们合作社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和气候条件,采用优质有机肥、新型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严格按照科学种植方案,追求高品质果子。”秦煌石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永红边说边顺手把多余的石榴花掐掉。
“我们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经营模式,大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高品质石榴园。为提高石榴的营养价值,我们与武汉大学合作,发展富硒石榴、功能石榴种植。有机富硒石榴为传统石榴种植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提高农户收入。”陈永红称,合作社只有不断提升园区功能水平,延伸产业链,切实让农民富起来,才能为乡村留住人。
在园区一角,59岁的芷阳村村民刘文育正在对果园进行生物病虫害防治。他说,自己每年在园区干活300天左右,每天150元,石榴销售旺季会需要更多附近村民在园区务工。
“作为乡村振兴的直接参与者,我会全力以赴把区上的石榴产业做大做强。石榴盆景是很有潜力的领域,每一棵石榴盆景售价少则五六千元,高则二三万元,发展前景可观。”陈永红表示,下一步,他要好好打造观光采摘园,让农景变成美景。
“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临潼石榴产业主要发展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周强说,临潼石榴目前主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做好品种改良,发展绿色果业生产,做强做大品牌。
据了解,临潼石榴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称号,入列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全区石榴种植面积8万余亩,综合产值15亿元,全区从事石榴生产销售的企业、专业合作社有60余家。
合作社带动了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以更优质的农产品获得更好效益,实现产供销的无缝连接。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临潼区将扎实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西安市临潼区金地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负责人谈鹏介绍合作社智慧农业数字农场云平台功能。张浩 摄
西安市临潼区秦煌石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永红正在园地疏花疏果。张浩 摄
扫码观看视频
本报记者 张恒
奶牛睡上“席梦思”、犊牛住上“小别墅”,现代化养殖让牛的生活环境真“牛”;联合收割机省力省时又省工、无人植保机翱翔天空施肥撒药,现代化农机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显身手;石榴花红了,靠“颜值”惹得一拨又一拨人前来园区打卡……这是6月7日记者在西安市临潼区的几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的场景。
近年来,临潼区因地制宜、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目前,临潼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0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19家、区级示范社20家。
1 “潮”养殖让“牛”老板更牛
走进国家级示范社——临潼区阳光奶牛专业合作社的牛舍,高大健硕的奶牛生活档次不低,它们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进食,时不时去享受一下自动按摩;有的懒洋洋地“睡”在舒适的“席梦思”上;有的正在眺望远方……画面很是喜人。
“这是奶牛的电子身份证。”指着奶牛耳朵上的黄色“耳环”,合作社理事长郝洁玲说,“耳标”上有奶牛的出生日期、身体状况等信息。出生于1971年的郝洁玲,为人热情,说话干脆,做事利索。
目前,阳光奶牛专业合作社存栏1022头奶牛,日产鲜奶13吨。“这座奶牛‘乐园’大约有11吨高品质鲜奶经过冷链运输到伊利公司;2吨奶经过加工,成为‘贝乐阳光’奶制品,直接从牧场到餐桌。而牛舍卧床上的垫料,则是通过干湿分离、发酵去除有害物质后的奶牛粪便,不仅干净、卫生、节约成本,也形成了牧场的生态循环闭环。”郝洁玲告诉记者,合作社已带动周边800多户养殖专业户为其配套生产,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奶牛养殖场每年所需青贮草1.2万吨,可辐射周边6个街道54个村,每年给周边农民增收360万元。
除了做好牧场工作,郝洁玲还热衷公益。她为全村85岁以上的老人每天提供半斤鲜奶,每年重阳节请村上80岁以上的老人聚餐,给他们发礼物,请他们看演出。郝洁玲说,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唤起更多人关爱老人。
“下一步,我计划建一个奶牛主题公园,打造研学基地,给更多的人带来福利。”郝洁玲说,物质的富有并不是真正的富有,唯有帮助和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富裕,才能使人真正感到满足。
在牧场的一个角落,临潼区油槐乡南杨村60岁的村民李双弟正在处理牛粪。他说:“我在这干活,每月收入4000余元。老板人很好,逢年过节都发红包,我很知足,也很感恩。”
“养好牛,产好奶,就得给奶牛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现在要提高牛的个体效益,提升奶的品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产奶量。”临潼区农经站站长周强说,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鲜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奶牛养殖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奶牛产业“牛”劲十足。
2 “慧”种田拓出农业服务新领域
“我们引进数字农业系统和智慧农机平台,推广北斗卫星监测,将智慧农业技术平台用于服务农业社会化生产,打造现代农业。”在临潼区金地农机专业合作社雨农众禾农机服务公司,合作社项目负责人谈鹏边说边打开农机检测物联网系统,每台农机的位置、作业情况以及田地苗情、土壤墒情一目了然。
当下,麦浪翻滚,农机一响,麦收不慌。雨农众禾农机服务公司的农机手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所到之处,成片麦子被“吞”进割台脱粒,秸秆随即“吐出”粉碎还田。不一会儿,一大片土地“作业”便高效完成。农忙时,“农机圈”各种“神器”竞相亮相,让农业生产从“体力活”变“技术活”,村民只要给合作社交少量托管费,就可以当“甩手掌柜”。
“土地全程托管,种子市场价2.4元,合作社统一购买1.8元;复合肥每袋市场价180元,合作社直接对接厂家是120元。另外,每亩地因标准化种植增收粮食100斤左右,农户投资小,收益大。”谈鹏说,专业的队伍干专业的事。
在金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办公区二楼,一排无人植保机正在“休息”。合作社理事长谈运运介绍,一台无人植保机每天的工作量是800亩地,相当于一个人工作15天到20天。合作社让农民拿土地来入股,每亩500元保底收益,每户年最低收入在10万元左右。
“这个合作社下设两个公司,做农机具销售和社会化服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作业。从去年开始,金地合作社承担了区上4000亩的全程托管任务。”临潼区农经站副站长刘美玲告诉记者,在托管过程中,他们加强托管项目的监督,经常到合作社查看项目推进情况。目前,全程托管效果非常好,助力农户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农户只要动动手指,一切搞定,接下来就等数钱了。”提起全程托管,刘美玲非常认可。她说,目前临潼区全程机械化示范率达到98%。
3 “明星产业”浇开“致富之花”
临潼被誉为“石榴之乡”。石榴花开红六月,枝间斗艳映丰收。在临潼区斜口街道芷阳村柏家山组秦煌石榴专业合作社园区,火红的石榴花摇曳在枝头,个别已经长成可爱的小石榴,千亩果园生机盎然。
“我们合作社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和气候条件,采用优质有机肥、新型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严格按照科学种植方案,追求高品质果子。”秦煌石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永红边说边顺手把多余的石榴花掐掉。
“我们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经营模式,大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高品质石榴园。为提高石榴的营养价值,我们与武汉大学合作,发展富硒石榴、功能石榴种植。有机富硒石榴为传统石榴种植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提高农户收入。”陈永红称,合作社只有不断提升园区功能水平,延伸产业链,切实让农民富起来,才能为乡村留住人。
在园区一角,59岁的芷阳村村民刘文育正在对果园进行生物病虫害防治。他说,自己每年在园区干活300天左右,每天150元,石榴销售旺季会需要更多附近村民在园区务工。
“作为乡村振兴的直接参与者,我会全力以赴把区上的石榴产业做大做强。石榴盆景是很有潜力的领域,每一棵石榴盆景售价少则五六千元,高则二三万元,发展前景可观。”陈永红表示,下一步,他要好好打造观光采摘园,让农景变成美景。
“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临潼石榴产业主要发展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周强说,临潼石榴目前主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做好品种改良,发展绿色果业生产,做强做大品牌。
据了解,临潼石榴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称号,入列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全区石榴种植面积8万余亩,综合产值15亿元,全区从事石榴生产销售的企业、专业合作社有60余家。
合作社带动了农村经济集约化发展,以更优质的农产品获得更好效益,实现产供销的无缝连接。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临潼区将扎实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