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延安:山更绿 水更清 天更蓝
  本报记者 杨磊
  芒种时节,宝塔山下,延河清清,垂柳依依。
  6月6日,傍晚时分,延安市民徜徉在鲜花簇拥、绿植青翠的河堤公园,休闲娱乐。清风徐来,绿树和楼宇的倒影荡漾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
  “你看这花草,再看那清清的延河水,多美!”市民张女士感慨地说,延安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成了市民的“打卡”之地。
  “是的,延安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了!”与张女士擦肩而过的老人乐呵呵地涚。
  五年来,延安实现了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更富、物种更多、城乡更美“六大变化”。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山更绿了。全市森林覆盖率由46.35%提升至48.07%,植被覆盖度升至81.3%,活立木蓄积达8755.31万立方米,延安山川大地到处绿意盎然。
  水更清了。森林植被恢复后,防风、蓄水、固沙、固土作用显著增强,年入黄泥沙量由过去的2.58亿吨减少到0.31亿吨,降幅达88%;降雨量由“九五”期间450毫米增加到550毫米以上,“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
  天更蓝了。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扬沙天气由过去每年27次减少到现在的1一2次,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天,“圣地蓝”成为延安又一张亮丽名片。
  人更富了。林业生态工程使80%以上的农民受益,全市林业总产值达182亿元,其中干杂果经济林产值3.1亿元,林下经济产值4.3亿元,林业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物种更多了。全市陆生野生动物达2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二级25种、省级13种。濒临灭绝的华北豹在子午岭林区数量增至110多只,是全国华北豹野生种群最为密集区域;褐马鸡种群数量增至2800多只,野猪、狍子、赤狐等数量也不断增加,现有种子植物1478种,较上世纪增加近百种。
  城乡更美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大力推进,促进了农民由广种薄收的传统生产方式向精耕细作、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城镇化率达64.5%;建成国家森林乡村24个、生态文化村庄21个、各类公园80多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良好生态正在形成。
  据了解,2015年以来,延安累计完成营造林860万亩;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延长和志丹已列入国家储备林基地试点县,总投资10.4亿元;深入开展“我为延安种棵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6000余万株。
  五年来,延安坚持产业富民,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花椒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积极探索发展以中蜂、森林猪、食用菌养殖为主体的林下经济;全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选聘生态护林员1.21万人(次);家庭农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等“林业+旅游”新业态正在兴起,黄龙山、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入选国家首批森林康养基地,开辟生态旅游线路12条,森林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00多万元。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