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他用5500余张“写真”记录骊山“颜值”变迁
    刘生才在骊山上拍摄。

  本报记者 黄敏 通讯员 王三合 文/图
  5月18日一大早,望着一碧如洗的天空,刘生才知道是个拍摄的好天气。于是,他扛起独脚架,斜挎着相机,沿着骊山一路向上。随着“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一张张骊山“写真”瞬间定格在相机里。
  今年75岁的刘生才是西安市临潼区长庆培训中心退休职工,也是一名摄影“发烧友”。
  从1980年到临潼工作生活至今,刘生才爬过上千次骊山,见证了骊山这些年的变化。“骊山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只有了解过去,才能知道今天有多好。”在刘生才的记忆里,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采石业,破坏了骊山的生态环境。后来,临潼区开始实施骊山北麓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保护工程。“你看这一张,镜头里全是低矮的杂草,很少能看见树木。你再看这张,全是比人高的茂密树林。”刘生才拿着同一位置,拍摄时间相差整整30年的两张照片对比着。
  “我拍摄骊山30多年了,每一次拍摄都有不一样的感触。”2005年,使用数码照相机后,刘生才将全部精力都花在了拍摄上。“摄影人最爱的就是绿色。这几年骊山变化太大了,用镜头把它记录下来,很有意义。”刘生才说,摄影看似简单,长年累月坚持下来却不容易。至今,他的摄影作品接近10万张。其中,“骊山影集”有5500多张,生动直观地记录了骊山由黄变绿的过程,他也因此被圈内人称为“骊山摄影师”。
  “没有对比,就不知道我们现在对骊山有多‘呵护’。”每一次上骊山,刘生才总要找以前的路线和拍摄机位,并把拍摄的时间和点位记录下来。他说,“这几年,每次春季上山,都会看到很多绿化工人将绳子系在腰间,整个人挂在半山腰,就是为了种一棵树。为了保证树木成活率,更是创造性地在绿化山头铺设供水管网,修建蓄水池和抽水站。”
  近年来,临潼区提速骊山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实施生态“增绿”,以强化党政责任、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管绿”,扎实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科学“用绿”,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活绿”,全面推动“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