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基层见闻
垃圾“斤斤计较” 群众“斤斤受益”
  本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窦可军 赵华
  “啥?垃圾还能卖钱?”
  “可不是嘛,真能卖钱,我刚刚就卖了,又攒了8毛钱。”
  5月16日,黄龙县石堡镇磊庄村村民李文平和周光贤的对话让村口的几位村民着实来了兴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最近这个垃圾能卖钱的事。
  石堡镇所辖各村为了调动村民积极性,制定了垃圾分类价格标准,让大家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4个类别,分类投放到生活垃圾手推车,实现源头分类,既方便了农户自己卖垃圾,又方便村上按类回收。农户在家中将生活垃圾按照“干、湿”完成第一次分类后,运至可再生资源回收站进行“论斤卖”。
  “一文不值的垃圾能卖钱,攒多了还能在‘垃圾兑换银行’里兑换等价的生活用品,也可以直接换成现金,垃圾分类好处真多!”石堡镇梁家河村村民殷进冬开心地说着。
  石堡镇为各村组建设了可再生资源回收站,站内设置了可回收垃圾暂存区、其他垃圾暂存区、有害垃圾暂存区、阳光沤肥池、“垃圾兑换银行”等,这个“站”的“站长”就是“专职分拣员”。
  分拣员将收来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可回收垃圾卖到市场,厨余垃圾利用阳光沤肥池沤肥后就地利用,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单独密闭暂存,最后由村级公司负责清理至垃圾处理场。
  “论斤卖”管理办法对垃圾清运实行“专人、专车、专线,密闭清运”制度,镇级转运员按照既定线路,对各个再生资源回收站内的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进行清运,转运员享受按垃圾收集总量与清运量之间差额量每斤0.02元补贴,按月兑现,从而与村级分拣员形成利益制约,让分拣员、清运员可以相互监督,让“小权利”也在阳光下运行。
  通过创新推行“论斤卖——论斤收——论斤运”闭环管理机制,各环节“严丝合缝”让垃圾“无处可逃”,实现了源头分类、减量、回收利用的目标,达到让垃圾“斤斤计较”,让群众“斤斤受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这件难事成了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民生实事。
  “今年以来,磊庄村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推行‘垃圾论斤卖’的管理办法,引导群众在家里就把垃圾分类,送到村上的再生资源回收站里去卖,纸箱等可回收垃圾能卖个市场价,不可回收垃圾每斤五分钱。钱不多,但对老百姓来说,多一分都不嫌多,从而使群众积极性大大提高。”磊庄村党支部书记郑关礼说。
  如今,石堡镇全面启动了农村垃圾分类治理体系,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闭环运行,率先在全县实现垃圾“论斤卖”机制全域覆盖。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