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小野菜见证大变迁
如今我省“野菜经济”渐兴,雪樱子等山野菜规模化种植越来越成为趋势。(资料图)
在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岳华村,黄子超蹲在田埂上准备挖点野菜加个“餐”。
邓珍珍正在采挖野菜。
旬阳市铜钱关镇拾金子山野菜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分拣、包装新鲜春笋。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每到春天,踏青郊游的图片就会霸屏“朋友圈”,而挖野菜也成了这个时节人们追捧的休闲娱乐方式。市民们纷纷到乡村踏青,感受大好春光,采挖新鲜野菜,在满是芬芳的田野里唤醒舌尖上的味蕾。
如今,对于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来说,挖野菜不仅其乐无穷,还可以为餐桌增添一点儿“小清新”。过去,农家人的餐桌几乎是野菜的“天下”。不是爱吃,更没有美味可言,而是在曾经艰苦的年代里,野菜作为一种“救命粮”,承载着一家人填饱肚子的希望。而今,“救命粮”变成了“香饽饽”,“野菜经济”更是悄然兴起,不仅映射着农村生活的变迁,也让记忆中的乡愁渐行渐近。
1 一样野菜 两种滋味
身为野菜界的“大咖”,荠菜是春季餐桌上的“常客”。把鲜嫩的荠菜切碎,用薄薄的面片卷起来蒸熟,再配上一碟油泼辣子,这或许就是老陕人心中春天的味道。
3月10日,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岳华村,72岁的黄子超坐在院子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吃着刚出锅的荠菜卷。暖暖的阳光下,荠菜的清香在农家小院里弥漫。
“过去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农村人都挖野菜充饥,不讲究油水,能吃就行。那时候的日子跟苦菜一样苦。后来,生活慢慢好了,野菜也没人吃了。谁能想到,社会发展得这么快,如今大鱼大肉都能把人吃腻了,野菜反而成了美味。”撂下筷子,黄子超感叹道。在他心里,一盘开胃可口的野菜装满了苦辣酸甜的人生记忆。
那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各方面物资都极度匮乏。青黄不接的时节,野菜成了家家户户填补口粮的必选品。荠菜、苜蓿、马苋菜等等,只要能吃就挖回家,搭配着玉米面或是一点儿面粉,换着花样做成“美食”,让一家人不至于挨饿。苦涩而又甜蜜是黄子超记忆中野菜的味道,也是无数人回不去的童年与故乡。
“现在的日子真是好,就连野菜也比过去长得好,咋做都好吃,可能是调味品多了吧,也可能是吃的心境不一样了。”看着香喷喷的荠菜卷,黄子超笑道,“我这辈子吃过苦,也赶上了好时代。现在吃穿住行样样都不愁,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生活了。”
从“救命粮”到“开胃菜”,从苦涩难咽到唇齿留香,同样的野菜,不一样的味道。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和健康,野菜的原生态之美恰好契合着“舌尖上的需求”,虽苦亦甜的别样滋味更让人咂摸出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2 拾趣田园 寻味乡愁
3月12日,一场小雨过后,野菜长得更旺盛了。
一大早,西安市民邓珍珍叫上几个闺蜜驾车前往郊外踏青赏景、挖野菜。在西安市长安区鸣犊街道桥头村,几人把车停在路边,沿着乡村小路漫步在绿意萌动的田园里。
“这个时节的野菜最新鲜,出来转一转,体验一下挖野菜的乐趣,既有收获,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心情特别舒畅。”田埂上,一大片绿生生的荠菜让邓珍珍仿佛找到了心中的春天。
“小时候,一到三四月,我就和村里的小伙伴到地里挖野菜。大家提着篮子边找野菜边撒欢,真的是越简单越快乐。”更让邓珍珍难忘的是母亲用野菜做的饺子和菜团。“那种简单的快乐和纯朴的家乡味没有人能忘记。现在庄稼地肥沃,野菜长得也旺盛,随时都能挖。”邓珍珍说,挖野菜不单纯是为了吃,更多的是一种田园乐趣,一种对儿时的回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忘不掉的故乡。挖野菜的“野趣”不仅深刻着旧时光的影子,更是作为春天专属的休闲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让遥远而又无处安放的乡愁变得触手可及。
眼下,清明已过,人们踏青乡野,少不了要三五结伴挖挖野菜,来一场拾趣田园、寻味乡愁的舒心之旅。春日暖阳下,一张张欢快的笑脸,一个个满载而归的身影,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噌噌”上涨的幸福指数。
3 “吃春”文化 致富产业
“阳春三月三,野菜似仙丹”。这句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足以说明野菜不仅美味可口,还极富营养价值。《诗经》中也有许多诗句描写春天的野菜。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吃春”文化也延续至今,荠菜、韭菜、芦蒿等都是“吃春”的首选。这既丰富了野菜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也催生了其潜在的产业价值。
一进入三月,各种春野菜就纷纷上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想吃荠菜饺子,又没有时间出去挖,就来市场上买一点。”3月13日,在西安市一家农贸市场,市民张惠提着一袋荠菜正往回走,“一斤3块钱,还特别干净,回家洗洗就能吃。”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些鲜嫩干净的野菜,除了少量是商家从地里直接挖来售卖的,大多数是来自一条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新兴产业链。
三月的旬阳,诱人的不止山水美景,还有浓淡相宜的野菜香。在位于旬阳市铜钱关镇赤岩社区的拾金子山野菜种植加工基地,工人们正把择洗干净的山野菜送上速冻、包装加工生产线。不远处的山坡上,松土、开沟、施肥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灰灰菜、雪樱子等野菜即将下种……
“现在,人们都讲究原生态,追求原汁原味。旬阳山清水秀,野菜资源丰富,为发展产业提供了优势。我们不仅有1000多亩野菜种植基地,还从农户手中收购野菜,经过初加工后供给周边的商场、超市和酒店。”基地负责人石金芝是土生土长的旬阳人,从小吃到大的山野菜让她看到了商机。
2017年,在外工作的石金芝在当地政府返乡创业政策鼓励下,回乡建基地、办工厂,把小野菜做成了大产业。目前基地种植野菜10多种,年产量1000多吨,产值达1500万元,同时吸纳周边40多名村民就业。
“后期,我们还会扩大规模,开发野菜深加工产品,打造田园采挖、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让更多的人从传统‘野味’中感受浓浓的乡愁、体验休闲的乐趣。”石金芝说。
近年来,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之而来的“野菜经济”也在各地悄然兴起。除了种植加工、田园休闲外,一些野菜还卖到了互联网上。而在农村,很多老人、妇女也加入“挖野菜大军”中,把看似不起眼的野菜变成腰包里的零花钱。
浸润着春天的味道,承载着乡村的记忆,小小野菜在生生不息的“轮回”中完成了华丽“逆袭”。如今,小野菜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随着上下游衍生业态不断扩展,一条集乡愁文化、娱乐休闲和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的野菜全产业链条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在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岳华村,黄子超蹲在田埂上准备挖点野菜加个“餐”。
邓珍珍正在采挖野菜。
旬阳市铜钱关镇拾金子山野菜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分拣、包装新鲜春笋。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每到春天,踏青郊游的图片就会霸屏“朋友圈”,而挖野菜也成了这个时节人们追捧的休闲娱乐方式。市民们纷纷到乡村踏青,感受大好春光,采挖新鲜野菜,在满是芬芳的田野里唤醒舌尖上的味蕾。
如今,对于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来说,挖野菜不仅其乐无穷,还可以为餐桌增添一点儿“小清新”。过去,农家人的餐桌几乎是野菜的“天下”。不是爱吃,更没有美味可言,而是在曾经艰苦的年代里,野菜作为一种“救命粮”,承载着一家人填饱肚子的希望。而今,“救命粮”变成了“香饽饽”,“野菜经济”更是悄然兴起,不仅映射着农村生活的变迁,也让记忆中的乡愁渐行渐近。
1 一样野菜 两种滋味
身为野菜界的“大咖”,荠菜是春季餐桌上的“常客”。把鲜嫩的荠菜切碎,用薄薄的面片卷起来蒸熟,再配上一碟油泼辣子,这或许就是老陕人心中春天的味道。
3月10日,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岳华村,72岁的黄子超坐在院子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吃着刚出锅的荠菜卷。暖暖的阳光下,荠菜的清香在农家小院里弥漫。
“过去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农村人都挖野菜充饥,不讲究油水,能吃就行。那时候的日子跟苦菜一样苦。后来,生活慢慢好了,野菜也没人吃了。谁能想到,社会发展得这么快,如今大鱼大肉都能把人吃腻了,野菜反而成了美味。”撂下筷子,黄子超感叹道。在他心里,一盘开胃可口的野菜装满了苦辣酸甜的人生记忆。
那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各方面物资都极度匮乏。青黄不接的时节,野菜成了家家户户填补口粮的必选品。荠菜、苜蓿、马苋菜等等,只要能吃就挖回家,搭配着玉米面或是一点儿面粉,换着花样做成“美食”,让一家人不至于挨饿。苦涩而又甜蜜是黄子超记忆中野菜的味道,也是无数人回不去的童年与故乡。
“现在的日子真是好,就连野菜也比过去长得好,咋做都好吃,可能是调味品多了吧,也可能是吃的心境不一样了。”看着香喷喷的荠菜卷,黄子超笑道,“我这辈子吃过苦,也赶上了好时代。现在吃穿住行样样都不愁,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生活了。”
从“救命粮”到“开胃菜”,从苦涩难咽到唇齿留香,同样的野菜,不一样的味道。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和健康,野菜的原生态之美恰好契合着“舌尖上的需求”,虽苦亦甜的别样滋味更让人咂摸出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2 拾趣田园 寻味乡愁
3月12日,一场小雨过后,野菜长得更旺盛了。
一大早,西安市民邓珍珍叫上几个闺蜜驾车前往郊外踏青赏景、挖野菜。在西安市长安区鸣犊街道桥头村,几人把车停在路边,沿着乡村小路漫步在绿意萌动的田园里。
“这个时节的野菜最新鲜,出来转一转,体验一下挖野菜的乐趣,既有收获,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心情特别舒畅。”田埂上,一大片绿生生的荠菜让邓珍珍仿佛找到了心中的春天。
“小时候,一到三四月,我就和村里的小伙伴到地里挖野菜。大家提着篮子边找野菜边撒欢,真的是越简单越快乐。”更让邓珍珍难忘的是母亲用野菜做的饺子和菜团。“那种简单的快乐和纯朴的家乡味没有人能忘记。现在庄稼地肥沃,野菜长得也旺盛,随时都能挖。”邓珍珍说,挖野菜不单纯是为了吃,更多的是一种田园乐趣,一种对儿时的回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忘不掉的故乡。挖野菜的“野趣”不仅深刻着旧时光的影子,更是作为春天专属的休闲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让遥远而又无处安放的乡愁变得触手可及。
眼下,清明已过,人们踏青乡野,少不了要三五结伴挖挖野菜,来一场拾趣田园、寻味乡愁的舒心之旅。春日暖阳下,一张张欢快的笑脸,一个个满载而归的身影,足以让人们感受到“噌噌”上涨的幸福指数。
3 “吃春”文化 致富产业
“阳春三月三,野菜似仙丹”。这句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足以说明野菜不仅美味可口,还极富营养价值。《诗经》中也有许多诗句描写春天的野菜。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吃春”文化也延续至今,荠菜、韭菜、芦蒿等都是“吃春”的首选。这既丰富了野菜历久弥新的文化内涵,也催生了其潜在的产业价值。
一进入三月,各种春野菜就纷纷上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想吃荠菜饺子,又没有时间出去挖,就来市场上买一点。”3月13日,在西安市一家农贸市场,市民张惠提着一袋荠菜正往回走,“一斤3块钱,还特别干净,回家洗洗就能吃。”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些鲜嫩干净的野菜,除了少量是商家从地里直接挖来售卖的,大多数是来自一条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新兴产业链。
三月的旬阳,诱人的不止山水美景,还有浓淡相宜的野菜香。在位于旬阳市铜钱关镇赤岩社区的拾金子山野菜种植加工基地,工人们正把择洗干净的山野菜送上速冻、包装加工生产线。不远处的山坡上,松土、开沟、施肥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灰灰菜、雪樱子等野菜即将下种……
“现在,人们都讲究原生态,追求原汁原味。旬阳山清水秀,野菜资源丰富,为发展产业提供了优势。我们不仅有1000多亩野菜种植基地,还从农户手中收购野菜,经过初加工后供给周边的商场、超市和酒店。”基地负责人石金芝是土生土长的旬阳人,从小吃到大的山野菜让她看到了商机。
2017年,在外工作的石金芝在当地政府返乡创业政策鼓励下,回乡建基地、办工厂,把小野菜做成了大产业。目前基地种植野菜10多种,年产量1000多吨,产值达1500万元,同时吸纳周边40多名村民就业。
“后期,我们还会扩大规模,开发野菜深加工产品,打造田园采挖、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让更多的人从传统‘野味’中感受浓浓的乡愁、体验休闲的乐趣。”石金芝说。
近年来,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之而来的“野菜经济”也在各地悄然兴起。除了种植加工、田园休闲外,一些野菜还卖到了互联网上。而在农村,很多老人、妇女也加入“挖野菜大军”中,把看似不起眼的野菜变成腰包里的零花钱。
浸润着春天的味道,承载着乡村的记忆,小小野菜在生生不息的“轮回”中完成了华丽“逆袭”。如今,小野菜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随着上下游衍生业态不断扩展,一条集乡愁文化、娱乐休闲和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的野菜全产业链条正变得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