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乡情
土灶的记忆

  邹婷

  前些日子,和亲友相聚在农家乐,看到了久违的土灶,那么的熟悉又亲切。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最喜欢一放假就回老家与外婆住在一起。小时候,一大早醒来,发现外婆已经起床,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向厨房站在灶台前,晨光朦胧里,灶膛里柴火正旺,看到外婆正在忙着做早餐。土灶是由土砖砌成的,上宽下窄的四方形灶台,安放锅的位置是圆形的。据说这是天圆地方的寓意,表达天地交泰、家道和顺的一种理念。
  外婆家的灶台靠近屋门的地方,摆放着一个水缸和一对水桶,里面永远装满了清澈的井水,水缸用一个厚实、可以对半拉开的圆形木盖子盖着,以免水里落了灰尘。水桶则是每天都要进进出出,承担起一家人吃喝浆洗的责任。水缸一面的墙上,挂满了筲箕、碗箩、筷笼、刷帚、笊篱等一应家什,便于人随手取用。灶台上,总是会放着一个盆子,盆子上面放一个筲箕,筲箕里面是清洗干净的各种蔬菜:绿的青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黄的姜块、白的土豆、嫩的葱蒜……都会随了外婆的手,吱吱啦啦地在锅里歌唱,瞬间变成了一家人的美味。
  灶台的里面,靠近墙的一面,永远是一堆柴火,外婆会不时拿一根木柴,添进炉灶里。米饭、腊肉、豆腐、辣椒和各种蔬菜的香味弥漫整个厨房。柴火的外面,靠近炉口的地方,放着一口漆黑的瓦缸,缸的缺口上放置着一个大碗,我不时用火钳从炉膛里夹出一段烧好的木炭,投进陶缸里,盖上大碗,熄灭了好用来“引火”。在冬日的早晨,我会提着小小的火笼,里面装着用灶灰覆盖着的燃烧的木炭,缩手缩脚地取暖。灶台上热气腾腾,屋檐下的烟囱里也冒出了久违的炊烟,袅袅地在村舍和树梢上盘旋,消散在蔚蓝的天际里,和漂浮的白云做了伴。
  童年,物质生活比较缺乏,那时的农村没有天然气,就是煤炭也少见,家家户户都使用土灶,使用的燃料都是山上砍来的或拣来的柴火。外婆一有空闲就上山割荆条、砍树枝,然后把稻草混合在一起扭成把子,树枝砍成长短一致的,收拾齐整,堆放在柴屋里 ,作为土 灶的燃料。
  如今,在城市里生活多年,厨房用具一应俱全,做饭也早已使用天然气,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生活。而我总是忘不了农村那个柴火通红的土灶,土灶煮的白米粥、土灶煨出来的骨头汤、土灶炖的萝卜。土灶饭菜的味道与外婆简单深沉的爱永远在我生命的最深处尽情萦绕。
  童年的土灶,是一村烟火、一家温暖和一段记忆,也是平凡日子里内心深处的温暖。灶台里,有着外婆的慈祥与怜爱、舌尖的滋味和腹中的温暖。土灶炉火点燃灶间一片温馨与温暖,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写意国画,演绎着厚重的光阴;灶膛里的声音,又似一曲余音缭绕的歌谣,毕毕剥剥地唱着古老的调子。在幽幽的岁月里,在岁岁年年的光阴里,静默安然,历久弥香……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