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村上的“人情债”啥时能还清?
作为志丹县移风易俗试点村,义正镇花石安村文明新风尚已深入人心。
白水县西文化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王杰(左二)在村民家中宣传文明乡风。
在志丹县义正镇花石安村,如今红白喜事饭菜精简,村民负担大大降低。
喜事新办的新人展示洋县文明办赠送的心形水晶摆台。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文/图
婚丧嫁娶、考学升迁、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天价彩礼、盲目攀比、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事越过越大,礼越随越多,正常的人情往来逐渐变味,成为群众小康路上的沉重负担。
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从2019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对婚丧陋习、孝道式微、铺张浪费等频频“点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及殡葬习俗改革,开展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不仅如此,我省也相继出台多项措施,促进乡风文明,为群众“松绑”解压。
1 水涨船高 人情之重难以承受
雷文家的抽屉里,有一个保存了多年的记账本。由于时间久远,本子封面已经褪色,内页也有点发黄,但字迹还能看清。
60岁的雷文是白水县城关街道西文化村人。30多年前日子艰难,为了多攒钱、少花钱,她准备了一个记账本,把每笔花销都清楚地记在上面。作为家里的“财务总管”,雷文的记账本每页都有支出明细和汇总数据。每到年底,她都会拿出本子,算一算账。这几年翻账本时,她惊讶地发现,除了生活开销外,家里的支出大头竟然是各种人情礼金。
这些年,雷文家过了三次事。一次是老人去世,一次是女儿出嫁,还有一次是儿子结婚。“十多年前过事,关系好一点的人随50元,一般关系的20元就行。后来翻了几番,100元是低档,200元是大流,三五百元都很常见。”3月25日,说起人情礼金,雷文忍不住感慨,“现在一年到头光随礼少说也得上万元,这些‘人情债’啥时候才能还清?”
不止礼金。雷文称:“以前村里过事帮忙就得请200人。这些人提前两天入事,仅烟酒、饭菜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人还会互相攀比,你用10元的烟,他就用15元的,生怕谁家的事过得小气,遭人议论。”
名目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大、礼金越来越高……受生活条件及传统习俗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省农村地区的“份子钱”水涨船高,人情之重就像套在群众身上的“枷锁”一样,令人不堪重负。欣慰的是,通过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各地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加上政府宣传引导,这股不良之风逐步被刹住。
参与过多次红白喜事的刘王杰,不仅是西文化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也是村民过事的“大拿”。这两年,他有一个深刻的感受:村里不论过啥事,礼金少了,浪费小了,攀比现象也没有了。
“烟不超过10元,酒不超过50元,帮忙的人控制在七八十人。一桌饭菜也由原来的五六百元降至二三百元。”对于现在的过事标准,刘王杰感到很满意,“这样一算,一家最少能省2万元。”
2 润物无声 乡风文明入脑入心
曾经,为给老人迁坟,任凯和家人闹得不太美气。
在志丹县义正镇花石安村,任凯家的光景是公认的好。2018年3月,在父母迁坟过事上,任凯和几个哥哥姐姐意见不一。当时,恰逢村上新时代乡贤会刚成立,就酒席价格、宴请人数、随礼金额等作了严格要求。虽然村民觉得这是好事,但在执行时谁都不愿从自家开始,怕丢了面子,让人笑话。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乡贤会会长的任凯想起个好头,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
“一家出2万元,体体面面地过个事,咋个就不行?”
“人家光景不如咱,事也过得红火,咱也不能太寒碜了。”
“你就是不顾自个脸面,也得为我们考虑一下吧。”
……
任凯是家里的老小,这事他一个人说了不算。面对家人的轮番“批斗”,他不敢太过反驳,只是耐着性子反复解释:“我是党员,又是干部,不能从咱这坏了规矩。”但是无论他说啥,其他人都不买账。没办法,他就一家一家分开劝。软磨硬泡下,大家最终松了口。
宴请人数只有180人,不上羊肉饸饹,亲朋礼金最高100元,亲属礼金最高200元……这个事,过得让村民心服口服。从那以后,村里不管谁家过事,都会先向新时代乡贤会报备。不仅如此,乡贤会成员还会全程监督,一旦发现超标立马阻止,不听劝告的就在村里“黑榜”上予以曝光。
“转变村民观念,不是简单定个规矩那么简单。打铁先要自身硬,这事党员干部就该带头执行,以身示范。”在花石安村党支部书记刘飞看来,这种润物无声的宣传比任何办法都管用。
过去,为了讲排场、比阔气,就算背账也得把事过体面。现在的志丹县,这种现象已不复存在。在花石安村的带动下,义正镇统一了过事标准,村民各种人情负担下降了一半多。此外,志丹县还创新方式,将一辆辆倡导移风易俗的“文明大篷车”开进乡村,使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受到了文明乡风的滋养和熏陶。
3 多管齐下 走出人情负担“怪圈”
去年以来,洋县喜结连理的新人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件内嵌朱鹮浮雕、外刻家风家训的心形水晶摆件。这是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喜事新办的村民特意定制的贺礼,深受好评。
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部分农村地区人情消费支出增长较快,铺张浪费、炫耀攀比等人情消费现象屡见不鲜,村民陷入名目繁多的人情负担“怪圈”。为了倡导文明乡风,我省各地不断探索,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简化过事程序,杜绝铺张浪费,群众经济负担明显减轻,社会风气得到极大改善。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魏策策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关中农村,邻居家结婚随礼或5元钱,或一块布,一双袜子就很体面。到了90年代,给一床被子也很常见。而在当下,二三百元是正常行情。
“每个村落都是个小社会,在村民心中,‘做人’是第一位的,平时要搞好关系,不能有事用人才走动,所以添丁进口、上梁搬家、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往来有其现实性,说明大家的日子总体向好。”魏策策说,但是,上涨容易落下难。如今的人情负担不止人情往来,还体现在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方面。
攀比心理导致风气拜金化、情礼形式化,完全背离了人情礼金的初衷。魏策策坦言,农村人情之风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而且一些陈规陋习大多属于道德范畴,难以通过行政管控和法律法规加以约束。要想打破农村人情负担过重的恶性循环,村民自治和“外力干预”缺一不可。
“加强思想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村干部、新农人、新乡贤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及通过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开展,引领社会新风尚,扭转村民旧观念。”魏策策建议,同时要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利用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平台宣传一些喜闻乐见的移风易俗故事,倡导文明新风,帮助群众卸下“枷锁”。
“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对不良风气进行干预,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建章立制硬性限制,进一步端正群众的价值观、民俗观和人情观。陈规陋习减少了,‘人情债’才会越背越少,社会风气才能更加健康。”魏策策表示。
白水县西文化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王杰(左二)在村民家中宣传文明乡风。
在志丹县义正镇花石安村,如今红白喜事饭菜精简,村民负担大大降低。
喜事新办的新人展示洋县文明办赠送的心形水晶摆台。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文/图
婚丧嫁娶、考学升迁、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天价彩礼、盲目攀比、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事越过越大,礼越随越多,正常的人情往来逐渐变味,成为群众小康路上的沉重负担。
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从2019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对婚丧陋习、孝道式微、铺张浪费等频频“点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及殡葬习俗改革,开展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不仅如此,我省也相继出台多项措施,促进乡风文明,为群众“松绑”解压。
1 水涨船高 人情之重难以承受
雷文家的抽屉里,有一个保存了多年的记账本。由于时间久远,本子封面已经褪色,内页也有点发黄,但字迹还能看清。
60岁的雷文是白水县城关街道西文化村人。30多年前日子艰难,为了多攒钱、少花钱,她准备了一个记账本,把每笔花销都清楚地记在上面。作为家里的“财务总管”,雷文的记账本每页都有支出明细和汇总数据。每到年底,她都会拿出本子,算一算账。这几年翻账本时,她惊讶地发现,除了生活开销外,家里的支出大头竟然是各种人情礼金。
这些年,雷文家过了三次事。一次是老人去世,一次是女儿出嫁,还有一次是儿子结婚。“十多年前过事,关系好一点的人随50元,一般关系的20元就行。后来翻了几番,100元是低档,200元是大流,三五百元都很常见。”3月25日,说起人情礼金,雷文忍不住感慨,“现在一年到头光随礼少说也得上万元,这些‘人情债’啥时候才能还清?”
不止礼金。雷文称:“以前村里过事帮忙就得请200人。这些人提前两天入事,仅烟酒、饭菜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人还会互相攀比,你用10元的烟,他就用15元的,生怕谁家的事过得小气,遭人议论。”
名目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大、礼金越来越高……受生活条件及传统习俗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我省农村地区的“份子钱”水涨船高,人情之重就像套在群众身上的“枷锁”一样,令人不堪重负。欣慰的是,通过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各地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加上政府宣传引导,这股不良之风逐步被刹住。
参与过多次红白喜事的刘王杰,不仅是西文化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也是村民过事的“大拿”。这两年,他有一个深刻的感受:村里不论过啥事,礼金少了,浪费小了,攀比现象也没有了。
“烟不超过10元,酒不超过50元,帮忙的人控制在七八十人。一桌饭菜也由原来的五六百元降至二三百元。”对于现在的过事标准,刘王杰感到很满意,“这样一算,一家最少能省2万元。”
2 润物无声 乡风文明入脑入心
曾经,为给老人迁坟,任凯和家人闹得不太美气。
在志丹县义正镇花石安村,任凯家的光景是公认的好。2018年3月,在父母迁坟过事上,任凯和几个哥哥姐姐意见不一。当时,恰逢村上新时代乡贤会刚成立,就酒席价格、宴请人数、随礼金额等作了严格要求。虽然村民觉得这是好事,但在执行时谁都不愿从自家开始,怕丢了面子,让人笑话。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兼乡贤会会长的任凯想起个好头,却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
“一家出2万元,体体面面地过个事,咋个就不行?”
“人家光景不如咱,事也过得红火,咱也不能太寒碜了。”
“你就是不顾自个脸面,也得为我们考虑一下吧。”
……
任凯是家里的老小,这事他一个人说了不算。面对家人的轮番“批斗”,他不敢太过反驳,只是耐着性子反复解释:“我是党员,又是干部,不能从咱这坏了规矩。”但是无论他说啥,其他人都不买账。没办法,他就一家一家分开劝。软磨硬泡下,大家最终松了口。
宴请人数只有180人,不上羊肉饸饹,亲朋礼金最高100元,亲属礼金最高200元……这个事,过得让村民心服口服。从那以后,村里不管谁家过事,都会先向新时代乡贤会报备。不仅如此,乡贤会成员还会全程监督,一旦发现超标立马阻止,不听劝告的就在村里“黑榜”上予以曝光。
“转变村民观念,不是简单定个规矩那么简单。打铁先要自身硬,这事党员干部就该带头执行,以身示范。”在花石安村党支部书记刘飞看来,这种润物无声的宣传比任何办法都管用。
过去,为了讲排场、比阔气,就算背账也得把事过体面。现在的志丹县,这种现象已不复存在。在花石安村的带动下,义正镇统一了过事标准,村民各种人情负担下降了一半多。此外,志丹县还创新方式,将一辆辆倡导移风易俗的“文明大篷车”开进乡村,使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也受到了文明乡风的滋养和熏陶。
3 多管齐下 走出人情负担“怪圈”
去年以来,洋县喜结连理的新人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件内嵌朱鹮浮雕、外刻家风家训的心形水晶摆件。这是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喜事新办的村民特意定制的贺礼,深受好评。
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部分农村地区人情消费支出增长较快,铺张浪费、炫耀攀比等人情消费现象屡见不鲜,村民陷入名目繁多的人情负担“怪圈”。为了倡导文明乡风,我省各地不断探索,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简化过事程序,杜绝铺张浪费,群众经济负担明显减轻,社会风气得到极大改善。
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魏策策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关中农村,邻居家结婚随礼或5元钱,或一块布,一双袜子就很体面。到了90年代,给一床被子也很常见。而在当下,二三百元是正常行情。
“每个村落都是个小社会,在村民心中,‘做人’是第一位的,平时要搞好关系,不能有事用人才走动,所以添丁进口、上梁搬家、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往来有其现实性,说明大家的日子总体向好。”魏策策说,但是,上涨容易落下难。如今的人情负担不止人情往来,还体现在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方面。
攀比心理导致风气拜金化、情礼形式化,完全背离了人情礼金的初衷。魏策策坦言,农村人情之风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而且一些陈规陋习大多属于道德范畴,难以通过行政管控和法律法规加以约束。要想打破农村人情负担过重的恶性循环,村民自治和“外力干预”缺一不可。
“加强思想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村干部、新农人、新乡贤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及通过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开展,引领社会新风尚,扭转村民旧观念。”魏策策建议,同时要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利用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平台宣传一些喜闻乐见的移风易俗故事,倡导文明新风,帮助群众卸下“枷锁”。
“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对不良风气进行干预,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建章立制硬性限制,进一步端正群众的价值观、民俗观和人情观。陈规陋习减少了,‘人情债’才会越背越少,社会风气才能更加健康。”魏策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