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产业布局清清楚楚 百姓获益实实在在
洛南县灵口镇宽坪村村民马宏展示种植的辣椒。
张江在大棚内查看香菇生长。
吴向阳(右)正在和村民一起建设大棚。
中联村大棚内的育苗。
鸟瞰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产业示范园。
本报记者 靳天龙 文/图
人勤春来早,农时不等人。日前,洛南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及早统筹谋划、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总结研究,集中出台了粮食、蔬菜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措施,下足力气、下定决心,坚决为全年农业生产工作保驾护航。
3月25日,记者走进洛南县的田间地头,整齐排列的大棚映入眼帘,农民正热火朝天地耕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一幅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1 土地流转促发展 产业兴旺富百姓
“以前经常在外务工,农忙时才回家种地,一年下来也挣不下钱。现在把土地流转了,就在家门口干活,每个月能挣3000元,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洛南县古城镇中联村村民聂王计说。
像聂王计这样的农民在中联村还有很多。2021年,中联村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经过多次外出学习考察、邀请农业专家出谋划策,中联村党支部决定在大棚种植水果和蔬菜上做“文章”。
中联村以村集体经济和中坪组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为承载主体,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中联村发展小西瓜大棚80座,西红柿大棚25座,小白黄瓜120亩,中药材500亩,辣椒68亩,形成了以特色产业集群为核心,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格局,实现了户户有1个~2个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8.3万元。
洛南县古城镇人大主任赵良说:“中联村把党建工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建强阵地堡垒、发展特色产业,美化村容村貌、提倡乡风文明、助力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强基础促发展,强文明促和谐,强示范促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着手发展育苗和冷链产业,实现更高的农业经济增长。”中联村党支部书记吴向阳说。
2 紧抓农业生产龙头 稳定粮食安全生产
“2021年,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产业示范园生产的香菇菌袋累计出口韩国70万袋,创汇314万元。”洛南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江说。
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产业示范园是洛南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洛南县农业生产龙头企业。据了解,按照“产供销一体、农科贸结合”思路,该示范园区是集科研、生产、培训、示范、销售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示范园区。其中,智慧工厂食用菌棒、菌种生产线和生产工艺,是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智慧工厂。
目前,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产业示范园解决就业岗位150个,户均年增收4万元,辐射带动全县16个镇(街道)、20个规模化种植基地食用菌种植规模突破1亿袋,年产值突破8亿元,带动3000多户群众从事食用菌产业,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2022年,洛南县将进一步推广核桃林下套种马铃薯、地膜覆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效栽培模式、良种推广、测土配方、农业投入品减量控害等关键增产增效技术措施;推广地膜玉米3万亩、地膜马铃薯2万亩、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效栽培模式4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5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加快高效缓释肥料、水溶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持续开展绿色防控试点,实施统防统治,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3 布局全域土地整治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真没想到,咱这山区旱地还能改种成水稻田,去年收成还那么好,今年我准备继续多栽种几亩水稻。”在水稻育苗大棚里,洛南县保安镇眉底村牛湾组村民刘喜民激动地说。
据了解,保安镇眉底村“旱改水”项目是洛南县保安镇全域土地整治试点项目的子项目,也是洛南县探索耕地占补平衡新模式的有效尝试。该项目建设规模240亩,致力于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将牛湾组的荒草地、乱石滩通过综合整治整合,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栽种水稻60亩作为试点。
记者了解到,洛南县在全域土地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洛南县辣上天种植合作社先后与重庆、湖南、云南等地辣椒知名品牌企业签订供货合同,按照签订的供货量再与各镇(街道)、村、户签订种植、管理、保底回收合同;在洛南县偏远乡镇发展朝天辣椒1.3万余亩,带动全县年稳定发展辣椒种植3万余亩,解决当地3190余名劳动力在产业链上就业,户均增收8600余元。目前,建成国内行业先进的全自动辣椒烘干车间两处,剁椒车间1处,扶贫车间1处,辣椒深加工1处,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年实现产值1.2亿元。
洛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中央1号文件为遵循,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发展、农民生活富裕为目标,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为底线,以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为基本落脚点,按照省市关于对“三农”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的奖补措施,从县域实际出发,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发展重点,强调要素保障,打出了带农益农的“组合拳”。
张江在大棚内查看香菇生长。
吴向阳(右)正在和村民一起建设大棚。
中联村大棚内的育苗。
鸟瞰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产业示范园。
本报记者 靳天龙 文/图
人勤春来早,农时不等人。日前,洛南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及早统筹谋划、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总结研究,集中出台了粮食、蔬菜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措施,下足力气、下定决心,坚决为全年农业生产工作保驾护航。
3月25日,记者走进洛南县的田间地头,整齐排列的大棚映入眼帘,农民正热火朝天地耕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一幅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1 土地流转促发展 产业兴旺富百姓
“以前经常在外务工,农忙时才回家种地,一年下来也挣不下钱。现在把土地流转了,就在家门口干活,每个月能挣3000元,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小孩。”洛南县古城镇中联村村民聂王计说。
像聂王计这样的农民在中联村还有很多。2021年,中联村党支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经过多次外出学习考察、邀请农业专家出谋划策,中联村党支部决定在大棚种植水果和蔬菜上做“文章”。
中联村以村集体经济和中坪组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为承载主体,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中联村发展小西瓜大棚80座,西红柿大棚25座,小白黄瓜120亩,中药材500亩,辣椒68亩,形成了以特色产业集群为核心,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格局,实现了户户有1个~2个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8.3万元。
洛南县古城镇人大主任赵良说:“中联村把党建工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环境卫生整治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建强阵地堡垒、发展特色产业,美化村容村貌、提倡乡风文明、助力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强基础促发展,强文明促和谐,强示范促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着手发展育苗和冷链产业,实现更高的农业经济增长。”中联村党支部书记吴向阳说。
2 紧抓农业生产龙头 稳定粮食安全生产
“2021年,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产业示范园生产的香菇菌袋累计出口韩国70万袋,创汇314万元。”洛南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江说。
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产业示范园是洛南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洛南县农业生产龙头企业。据了解,按照“产供销一体、农科贸结合”思路,该示范园区是集科研、生产、培训、示范、销售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示范园区。其中,智慧工厂食用菌棒、菌种生产线和生产工艺,是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智慧工厂。
目前,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产业示范园解决就业岗位150个,户均年增收4万元,辐射带动全县16个镇(街道)、20个规模化种植基地食用菌种植规模突破1亿袋,年产值突破8亿元,带动3000多户群众从事食用菌产业,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2022年,洛南县将进一步推广核桃林下套种马铃薯、地膜覆盖、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效栽培模式、良种推广、测土配方、农业投入品减量控害等关键增产增效技术措施;推广地膜玉米3万亩、地膜马铃薯2万亩、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效栽培模式4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5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加快高效缓释肥料、水溶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持续开展绿色防控试点,实施统防统治,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3 布局全域土地整治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真没想到,咱这山区旱地还能改种成水稻田,去年收成还那么好,今年我准备继续多栽种几亩水稻。”在水稻育苗大棚里,洛南县保安镇眉底村牛湾组村民刘喜民激动地说。
据了解,保安镇眉底村“旱改水”项目是洛南县保安镇全域土地整治试点项目的子项目,也是洛南县探索耕地占补平衡新模式的有效尝试。该项目建设规模240亩,致力于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将牛湾组的荒草地、乱石滩通过综合整治整合,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栽种水稻60亩作为试点。
记者了解到,洛南县在全域土地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洛南县辣上天种植合作社先后与重庆、湖南、云南等地辣椒知名品牌企业签订供货合同,按照签订的供货量再与各镇(街道)、村、户签订种植、管理、保底回收合同;在洛南县偏远乡镇发展朝天辣椒1.3万余亩,带动全县年稳定发展辣椒种植3万余亩,解决当地3190余名劳动力在产业链上就业,户均增收8600余元。目前,建成国内行业先进的全自动辣椒烘干车间两处,剁椒车间1处,扶贫车间1处,辣椒深加工1处,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年实现产值1.2亿元。
洛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中央1号文件为遵循,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发展、农民生活富裕为目标,以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为底线,以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为基本落脚点,按照省市关于对“三农”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出台了一系列的奖补措施,从县域实际出发,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发展重点,强调要素保障,打出了带农益农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