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65个红手印的心愿
朱小明(右)给村民筛选适合种植的玉米品种。
通讯员 杨雅芳 本报记者 韩小珍 文/图
3月7日,朱小明早早起床,从村委会二楼下到院子,和往常一样,绕着院子转转看看,随后顺着宽阔的柏油路向西走去。
每天清晨坚持走40分钟,是朱小明来到麟游这5年养成的习惯。“今儿要去给石沟队的老赵送药,给竹林组老张取快递,还要去安家坡队问问8名老人需要啥……”朱小明一边走一边盘算着。
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搬出大山,半年前,朱小明也从驻村帮扶第一站——麟游县招贤镇高庄村竹林组搬到了交通便利的高庄村村委会,但距离村委会15公里外的竹林组84名乡亲却时刻牵动着他的心。
今年57岁的朱小明,是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研发部办公室主任。2017年初,他来到陕汽定点帮扶的麟游县招贤镇高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乡亲们亲切地喊他“老朱”。
吃过早饭,朱小明打开汽车后备箱,拿着小本子挨个仔细核对。米、面、油、药品、蔬菜、快递箱、锄头等物品放满后备箱,他露出了笑容。“山里还有84名乡亲,大多是老人,儿女们都外出务工了,回来一次不容易。搬下来这半年,我每周至少要回去一次,顺便给大家捎点需要的东西。”朱小明说。
一切收拾妥当,朱小明特意换上标有“陕汽重卡”红黑相间的工作服准备出发。“老年人视力都不好,穿这个醒目,他们老远就能知道是我。”发动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驶向山顶,在山的另一边,朱小明指着山底隐隐约约的村庄说:“刚来的时候,竹林片区五个小组共有712人,趁着这几年的好政策,进城安家的,搬迁安置的,大伙都搬走了,如今在村子的都是不愿意离开。”
“竹林13人、安家坡8人、尹家沟11人、石沟19人、高庙13人、邓家坡20人。”在朱小明心里,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数字,而是让他日夜挂念的84名乡亲。
山路陡峭,但朱小明车开得格外娴熟,“近5年跑了12万公里,路上哪里有急弯,哪里有山崖,早都烂熟于心了,放心吧。”
20分钟后,车子到达竹林组,停好车,朱小明使劲按了三声喇叭。
“老朱回来了!”村民张孝第一个走出院门,不一会儿,村民们纷纷围在了车旁边,虽然人不多,但大家格外热情。“吃饭了吗?”“你不走了吧?”“来时吃了。”“放心,不走了!以后需要啥尽管给我说。”“真的不走了?”“真不走了!”问答间,68岁的张孝偷偷抹了抹眼角。
“不走了,留下了!看来我们那封信没白写。”张孝自语道。
原来,2021年12月初,朱小明连续半个月没回竹林组。“5年来一直都住在竹林组老村委会那个院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哪怕是国庆、春节回去,谁家有事找他,一个电话他就回来。”村民赵新林说,“搬到高庄村后,每周至少都要回来一次,半个月没见人,太奇怪了。”
于是,乡亲们一打听,得到的消息是:“老朱要回陕汽了。”这一音讯不胫而走。
2021年12月15日,一份按着65个红手印的请愿书送到了麟游县相关部门,上面写道:驻村帮扶以来,朱小明累计为高庄村协调资金120万元;组织销售村民农产品158.37万元;帮助22名学生就读陕汽技校;联系62名青年在陕汽就业;组织单位为高庄村捐赠物品价值33.2万元;个人为村民购买生活用品超过2万元……朱小明是年轻人的向导,是老年人的依靠,我们离不开他,我们需要他,请留下他。
“大家都来让我写请愿书,不为别的,就是想留住他。这些年,大伙家里大小事他都帮衬着,我们不能没有他。”张孝激动地说。
2022年春节,面对80岁的老父亲和常年分居两地的妻子,朱小明考虑良久后对他们说:“我想继续留在麟游,那里的乡亲需要我。”
妻子沉默不语,父亲却对他说:“决定了,就要对得起自己和需要你的乡亲!”
朱小明如释重负,正月初五一大早,气象预报麟游会迎来雨雪天气,他坐不住了,在屋里走来走去。妻子把收拾好的东西塞给他说:“赶紧走吧,再晚路上落雪不安全。”
听到妻子这句话,朱小明心里踏实了,顾不得吃饭,便急匆匆赶回了麟游高庄村。
“不走太好了!”乡亲们的念叨中,朱小明打开后备箱,把每家的东西一一拿出来递到他们手上。送完这里,他还要赶往其他5个组,走完这一趟,最少也得大半天。
尽管山路曲折,但他知道,这是乡亲们的心愿。
通讯员 杨雅芳 本报记者 韩小珍 文/图
3月7日,朱小明早早起床,从村委会二楼下到院子,和往常一样,绕着院子转转看看,随后顺着宽阔的柏油路向西走去。
每天清晨坚持走40分钟,是朱小明来到麟游这5年养成的习惯。“今儿要去给石沟队的老赵送药,给竹林组老张取快递,还要去安家坡队问问8名老人需要啥……”朱小明一边走一边盘算着。
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搬出大山,半年前,朱小明也从驻村帮扶第一站——麟游县招贤镇高庄村竹林组搬到了交通便利的高庄村村委会,但距离村委会15公里外的竹林组84名乡亲却时刻牵动着他的心。
今年57岁的朱小明,是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研发部办公室主任。2017年初,他来到陕汽定点帮扶的麟游县招贤镇高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乡亲们亲切地喊他“老朱”。
吃过早饭,朱小明打开汽车后备箱,拿着小本子挨个仔细核对。米、面、油、药品、蔬菜、快递箱、锄头等物品放满后备箱,他露出了笑容。“山里还有84名乡亲,大多是老人,儿女们都外出务工了,回来一次不容易。搬下来这半年,我每周至少要回去一次,顺便给大家捎点需要的东西。”朱小明说。
一切收拾妥当,朱小明特意换上标有“陕汽重卡”红黑相间的工作服准备出发。“老年人视力都不好,穿这个醒目,他们老远就能知道是我。”发动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驶向山顶,在山的另一边,朱小明指着山底隐隐约约的村庄说:“刚来的时候,竹林片区五个小组共有712人,趁着这几年的好政策,进城安家的,搬迁安置的,大伙都搬走了,如今在村子的都是不愿意离开。”
“竹林13人、安家坡8人、尹家沟11人、石沟19人、高庙13人、邓家坡20人。”在朱小明心里,这不是一组简单的数字,而是让他日夜挂念的84名乡亲。
山路陡峭,但朱小明车开得格外娴熟,“近5年跑了12万公里,路上哪里有急弯,哪里有山崖,早都烂熟于心了,放心吧。”
20分钟后,车子到达竹林组,停好车,朱小明使劲按了三声喇叭。
“老朱回来了!”村民张孝第一个走出院门,不一会儿,村民们纷纷围在了车旁边,虽然人不多,但大家格外热情。“吃饭了吗?”“你不走了吧?”“来时吃了。”“放心,不走了!以后需要啥尽管给我说。”“真的不走了?”“真不走了!”问答间,68岁的张孝偷偷抹了抹眼角。
“不走了,留下了!看来我们那封信没白写。”张孝自语道。
原来,2021年12月初,朱小明连续半个月没回竹林组。“5年来一直都住在竹林组老村委会那个院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哪怕是国庆、春节回去,谁家有事找他,一个电话他就回来。”村民赵新林说,“搬到高庄村后,每周至少都要回来一次,半个月没见人,太奇怪了。”
于是,乡亲们一打听,得到的消息是:“老朱要回陕汽了。”这一音讯不胫而走。
2021年12月15日,一份按着65个红手印的请愿书送到了麟游县相关部门,上面写道:驻村帮扶以来,朱小明累计为高庄村协调资金120万元;组织销售村民农产品158.37万元;帮助22名学生就读陕汽技校;联系62名青年在陕汽就业;组织单位为高庄村捐赠物品价值33.2万元;个人为村民购买生活用品超过2万元……朱小明是年轻人的向导,是老年人的依靠,我们离不开他,我们需要他,请留下他。
“大家都来让我写请愿书,不为别的,就是想留住他。这些年,大伙家里大小事他都帮衬着,我们不能没有他。”张孝激动地说。
2022年春节,面对80岁的老父亲和常年分居两地的妻子,朱小明考虑良久后对他们说:“我想继续留在麟游,那里的乡亲需要我。”
妻子沉默不语,父亲却对他说:“决定了,就要对得起自己和需要你的乡亲!”
朱小明如释重负,正月初五一大早,气象预报麟游会迎来雨雪天气,他坐不住了,在屋里走来走去。妻子把收拾好的东西塞给他说:“赶紧走吧,再晚路上落雪不安全。”
听到妻子这句话,朱小明心里踏实了,顾不得吃饭,便急匆匆赶回了麟游高庄村。
“不走太好了!”乡亲们的念叨中,朱小明打开后备箱,把每家的东西一一拿出来递到他们手上。送完这里,他还要赶往其他5个组,走完这一趟,最少也得大半天。
尽管山路曲折,但他知道,这是乡亲们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