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万亩玉米有了“田管家”
    三岔镇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托管的玉米地进行秸秆还田。(资料图)

  本报记者 黄敏 通讯员 王华 刘文峰
  春天来了,眼看着玉米播种的时间一天天临近,黄龙县三岔镇四条梁村村民王海勤却不像往年那样忙乱。
  “这都要归功于‘田管家’,感谢政府,这真是为我们群众办了件大实事啊,今后再也不用为种地发愁了。”2月25日,王海勤告诉记者,他口中的“田管家”就是三岔镇今年推广的玉米生产托管服务。
  作为传统的农业产业强镇,三岔镇玉米种植面积3万亩,户均16.6亩,是全省“万亩玉米创高产示范基地”,亩产最高达903公斤。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大量年轻人外出就业等原因,“没人种地、种不好地”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高玉米种植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机械化程度,有效破解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和断层问题,三岔镇党委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在全县试点开展玉米生产托管服务,结合各村土地和农机数量等实际制定了两种托管方式。
  一种是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委会,由村委会委托专业农机合作社开展托管服务;另一种是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集体自有合作社,由村委会整合村内农机械、农机手,集中代为服务。托管服务包括籽种化肥、犁地、旋耕、播种、病虫害防治、机械收割、秸秆还田、土地深松等环节。托管期间,村集体提供生产质量监管、矛盾调处等服务,相应地获得一定比例分红。为确保农民收益,三岔镇政府为参与托管农户土地每亩提供3元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每个环节都比市场价低了5元到20元不等,所有环节全选的话,每亩至少可以比市场价优惠62元。”种了一辈子地的王海勤对土地感情很深,低价流转给别人他舍不得。不过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他也快60岁了,种地越来越吃力,愁了好几年。这下好了,有了托管服务,王海勤把30亩地全部托管给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当地,和王海勤一样的群众不在少数。据了解,2022年全镇共签订玉米生产托管服务合同1.01万亩,为农民直接节约种植成本50余万元。
  “农民都会算账,把土地托管了省力又省钱,你说谁不愿意?”负责三岔镇3个行政村土地托管服务的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海平说,托管后机械有活干了,也不用在本地外地来回跑,省下了油和损耗,合作社把这一部分利润让利给群众,实现了双赢。连日来,农机手正忙着加班加点检修农机,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准备。
  在三岔镇梁家山村、孟家山村,村委会自有合作社实施托管,有大型机械的群众除了享受托管价格优惠以外,还可以常年参与村上生产,获得两份收益。“目前村上群众有各类大型机械51台,已经全部加入合作社,完全可以满足本村玉米生产托管。”梁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孟小平介绍,托管后群众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用于管理苹果增加收入,没有劳动能力的群众,也完全可以实现以地养老。
  三岔镇其他村子也没闲着,长石头村村委会积极联系黄龙秦农种子公司,为托管土地以每袋比市场价优惠5元的价格提供良种。三岔村正在对群众使用化肥进行摸底,计划统一从厂家购买,预计比市场价格低5%,减少了中间商,为群众节约了生产成本。
  “土地托管不仅能够让农业走上规模化、机械化,还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集约化、生态化耕作也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护生态环境。”三岔镇党委书记强敏告诉记者,三岔镇将继续围绕农业产业改革,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积极延伸产业链,充分依托合作社及社会资本发展农业产业,实现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利益共享的目标,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