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基层见闻
良田沃野绿意浓
  本报记者 赖雅芬 通讯员 马国升
  雨水过后,蒲城县元鹤山下的积雪慢慢融化。微风吹拂下,血麦苗悄悄起身,太空芦竹静静返青,良田沃野绿意渐浓。
  眼下,生态农业春耕备耕也到了关键时期。在这大好春光里,蒲白朱家河煤矿新能源产业中心的广大职工抢抓农时,全力投入到春耕生产中。他们扛着锄头、拿着铁锹,跨过小河,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广袤田野上播撒下新一年的希望。
  2月24日,在产业中心的黄花菜地里,工作人员王来宾正忙着给黄花菜除草。“我们要把这些草除好,今年冬天雨雪足,你看这个草长得那么深,不除黄花菜就长不出来。”每年一到开春,王来宾便在黄花菜地里忙活,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也把他锻炼成了种黄花菜的能手。
  “这两天天气好,咱趁着好时光,把葡萄务好,到时候让你们甜掉牙!”在产业中心的阳光玫瑰葡萄大棚里,工作人员张高岗边哼着秦腔,边忙着绑枝、落架,挥动锄头除去杂草、疏松土质,他忙得一身汗水。
  “仔细看看,关键接头用手摸一摸。”田间地头,中心职工刘鹏林、万建辉正忙着检查滴灌管路。他们“望闻问切”、疏通管道,保证春灌用水,为春耕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咱们看谁先锄到那头……一、二、三,开始!”在产业中心的太空芦竹地里,工作人员阮长胜和冯晓东比赛起来。行动间锄头上下翻飞,谁也不肯认输。锄草、平土、翻垄……他们正在为太空芦竹“松骨按摩”,干得热火朝天,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在地头回荡。
  “今年我们制定了黄花菜、血麦、吊篮西瓜、阳光玫瑰葡萄等生态农业产品的生产标准,要把朱家河新能源产业中心的生态农业品牌打响,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畅销。”刘鹏林告诉记者,近年来产业中心已全面实现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在保证生态农业产品品质的同时,打响了生态农业品牌,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农业的特色路。
  这不,立春以来,行走在田间地头,处处皆是忙碌的身影。产业中心的职工们正如火如荼地抓紧开展农业生产,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生动呈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