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西咸新区:让村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本报记者 孙金龙
近年来,西咸新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了农业增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头雁”作用。并推进了土地流转、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拓宽了村民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引擎”。
土地托管提质 发展增收提效
“今年我将10亩地托管给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既节省了劳动力,又有了保底收益。”2月25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张阁村村民张耀春提起土地托管高兴地说。
“我家以前栽种了5亩苹果树,5亩梨树,因果树年久老化,产量也逐年下降,这几年的果子成熟后也卖不上好价钱,为了及时出售,都按残次果价格卖了,一年下来没有收入还要倒贴人工费。去年7月,村合作社和我谈土地托管,每年还有保底收入800元,当时听了就很高兴,不用管护果园还有收入,我立即就和村合作社签了《托管协议》。如今,我还在村合作社打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张耀春乐呵呵地说。
张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张建社说:“目前,我们村已完成托管种植1000亩土地,合作社承诺给村民每亩800元的保底收益,后期将根据农业生产收益情况按照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进行二次分红。”
“为落实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禁止耕地非粮化、稳保粮食供应的战略布局和政策要求,张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打造农业生产托管代管试点。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我们镇政府积极筹措启动资金,争取产业扶持奖补政策,试点区通过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将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太平镇副镇长马磊说道。
发展特色产业 走向致富道路
“这是我自己育的品种,成熟后桃子色泽鲜艳、口感脆甜,我给起名‘八月鲜’。”空港新城北杜街道杨家寨村村民朱祥政一边修剪桃树,一边自豪地说。
“我以前做水果生意,自己建有果库,在周边收果子批发全国各地,多年的经验让我了解哪些果子销量好。随后,我就种植了7亩桃树,每亩地纯收入5000多元。2019年,在一次偶然机会,我自己育苗嫁接3亩桃树,没想到每亩地纯收入达1万多元。”朱祥政说。
杨家寨村党支部书记谢满平告诉记者,他们村为了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在村委会引导下种植桃树,村民的经济收入平稳。为了多元化发展产业,村里集体流转村民土地200多亩,以每亩800元为保底给村民付租金,并引导鼓励村民在流转地发展大棚蔬菜,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逐渐建起了钢架大棚和温室大棚。
“我们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新区实际,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并建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新区累计流转土地11.42万亩、占全部耕地的33%,2021年土地托管服务面积约1.5万亩。并构建了‘城田融合’新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西咸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西咸新区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了农业增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了股份经济合作社“领头雁”作用。并推进了土地流转、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拓宽了村民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引擎”。
土地托管提质 发展增收提效
“今年我将10亩地托管给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既节省了劳动力,又有了保底收益。”2月25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张阁村村民张耀春提起土地托管高兴地说。
“我家以前栽种了5亩苹果树,5亩梨树,因果树年久老化,产量也逐年下降,这几年的果子成熟后也卖不上好价钱,为了及时出售,都按残次果价格卖了,一年下来没有收入还要倒贴人工费。去年7月,村合作社和我谈土地托管,每年还有保底收入800元,当时听了就很高兴,不用管护果园还有收入,我立即就和村合作社签了《托管协议》。如今,我还在村合作社打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张耀春乐呵呵地说。
张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张建社说:“目前,我们村已完成托管种植1000亩土地,合作社承诺给村民每亩800元的保底收益,后期将根据农业生产收益情况按照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进行二次分红。”
“为落实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禁止耕地非粮化、稳保粮食供应的战略布局和政策要求,张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打造农业生产托管代管试点。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我们镇政府积极筹措启动资金,争取产业扶持奖补政策,试点区通过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将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太平镇副镇长马磊说道。
发展特色产业 走向致富道路
“这是我自己育的品种,成熟后桃子色泽鲜艳、口感脆甜,我给起名‘八月鲜’。”空港新城北杜街道杨家寨村村民朱祥政一边修剪桃树,一边自豪地说。
“我以前做水果生意,自己建有果库,在周边收果子批发全国各地,多年的经验让我了解哪些果子销量好。随后,我就种植了7亩桃树,每亩地纯收入5000多元。2019年,在一次偶然机会,我自己育苗嫁接3亩桃树,没想到每亩地纯收入达1万多元。”朱祥政说。
杨家寨村党支部书记谢满平告诉记者,他们村为了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在村委会引导下种植桃树,村民的经济收入平稳。为了多元化发展产业,村里集体流转村民土地200多亩,以每亩800元为保底给村民付租金,并引导鼓励村民在流转地发展大棚蔬菜,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逐渐建起了钢架大棚和温室大棚。
“我们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新区实际,因地制宜,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并建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新区累计流转土地11.42万亩、占全部耕地的33%,2021年土地托管服务面积约1.5万亩。并构建了‘城田融合’新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西咸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