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幸福送到群众家门口

熊建辉 记者 王根平 文/图
“咚咚咚,你好,我是社区工作人员,能进咱家了解一些情况吗?”说话的是宜君县宜阳街道宜阳社区第一书记陈海莉。她和同事一起,上楼、下楼、敲门,拜访着辖区里每一户居民。“咱家几口人?有没有慢性病患者?有没有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在交谈中,群众的家庭情况逐一掌握,群众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回应。
1月21日,一场在全县开展的“敲门问需优服务”大走访活动正在街头巷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无论是街道社区、还是乡(镇)村,所有党员干部继疫情防控走访排查之后,再次下沉基层,以敲门入户的形式,问群众之需,解群众之难,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服务圈”。
“能尽快帮群众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政策的温度,我们的工作就有了价值。”陈海莉说。每到一户,社区工作者都会详细了解,仔细询问家庭情况,保证每次走访都能效果最大化。
在县城景文小区,脱贫户冯红珍正在和陈海莉诉说着。2021年7月份,冯红珍女儿的丈夫突然去世,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又是沉重一击,女儿带着精神残疾的儿子居住在冯红珍的家中,平时只能靠捡废品贴补家用,生活非常艰难。陈海莉得知情况后,联系乡村振兴局领导入户核实情况,给予协调帮助。
入户过程中陈海莉发现脱贫户家中有患癫痫的孩子,由于所需药物为特殊药品,公益性发放的数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导致病情时常发作,给家人造成困扰。陈海莉和同事了解到情况之后,快速帮其联系渠道进行购买药品,更好地关爱和帮助病患群体。
“谢谢啊。”“我们没问题。”“你们辛苦啦,我们一定大力配合。”“还需要志愿者吗,我可以报名。”……令人感动的画面出现在一个个社区、村庄,广大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主动登记备案,增强防护意识,积极配合核酸检测。
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在敲门问需的同时,日常工作也要同时开展。每个工作人员都在忙着打电话、和群众交流。“忙是常态。”宜阳社区工作者路艳艳边走边说,在刚放下大厅工作之后,她又要去社区内走访,敲门问需。
和同事交谈时,路艳艳笑着说:“孩子在家,忙得顾不上给他做一顿饭,我现在回家就和客人一样,到家就躺着。”
在宜君县宜阳街道宜阳社区和宜园社区,不到50名工作人员,两天内敲门近千户,详细了解困难群众需求,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让居民暖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