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取水往事
井国宁
从薄雾萦绕的晨曦中将村庄唤醒的,不是街巷之间随处可闻的鸡鸣犬吠,而是趁着尚未褪去的月色,行走在取水路上的村民。这一幕,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故乡的真实写照。天地虽然辽阔,但被干旱和黄土包围着的村庄,却不得不在取水路上,付出更多的艰辛。
我童年所有的悠然梦境,都是被院门外道路上响起来的“咯吱、咯吱”声打破的。勤于田间耕作的村里人,只要一听到自家门外的道路上,正有人走在去往挑水路上的声响,便会自觉地起身。人们急匆匆地盥洗之后,拿起扁担,挂上两只铁桶,旋即走出大门,汇入去水井边挑水的人群中。
那时的村庄,每户人家的厨房里,必定有一口硕大无比的水瓮,用以储存煮饭洗衣的水。村里人永远坚信,比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难而言,没有足够的水作为一家人日常的生活之用,更让人感到尴尬。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趁着尚未褪去的月色,赶赴到村庄各处的水井边,极大的可能是那些人家中的水瓮,已经见了底,或者快要见底了。为了让一家人盥洗整齐干净后出门,家中的男人不得不早早起身,想着能够赶在不用排队的时候,尽快地挑上一担水回来。
隐藏在村庄各处角落的水井,我基本都清楚它们的具体方位。虽然当时的我,尚不具备挑起一担水的能力,但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每次都会跟在父亲身后,屁颠屁颠地朝着水井所在的方向走去。
让我记忆深刻的不只是打水时摇动辘轳的声响,还有耳熟能详的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中的主题曲。在那个信息较为闭塞和电视节目稀少的年代,这两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是村里人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
村庄里井口的所在地,决定了取水之路倒不算太远,来回不过一公里左右的距离。重要的是,要想将水瓮装满,得来回反复地奔走六七回,遇上水瓮储存量更大一些的,估计得十个来回。
正是这样来回取水,才让村里人打心底里觉得取水之路,过于漫长和遥远。或是源于此种无可避开的现实,村民们在使用水的时候,显得格外珍惜,往往早上洗完脸的水,不会迅即倒掉,而是放在脸盆架子上,等待洗手时还能再用一下。
与此同时,每逢下雨天,家家户户都会把所有可以盛放雨水的脸盆和水桶,搁置在屋檐下的滴水处。有了这些雨水的帮衬,母亲和村里的姑嫂姐妹们,便不用拎着洗衣盆和搓衣板,以及各类待洗的衣服、肥皂等物品,走到池塘边洗衣了。毕竟,相对于池塘里那些泛绿发黄的死水,这些经过沉淀之后的雨水干净清澈多了。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里那些曾经人潮熙攘的水井,先是因为自来水管的通达变得门可罗雀,继而因为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全部被黄土填埋,无从寻觅其踪迹了。
拧开水龙头接水时,父亲再一次提起了这些往事,并将它说与我,以及我的孩子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