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基层见闻
让撂荒的土地焕发生机
  本报记者 韩小珍
  12月9日,在陇县曹家湾镇教场塬村的山坡上,一台挖掘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进行着“破埂扩地”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我们村在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的支持下发展烤烟、中药材等种植产业,收益非常不错。计划明年再增加200亩烤烟种植,最近利用冬季空闲时间,将村里的撂荒地整修出来。”教场塬村党支部书记俞小利高兴地说。
  教场塬村共有427户1578人,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差、种植结构单一等原因,村里的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村里有些土地被闲置下来。
  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教场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争取项目,投入专项资金108万元,修建库房,购置拖拉机、旋耕机、农用车、起垄机、覆膜机等农业机械,有效整合撂荒地、闲散用地200余亩,因地制宜发展烤烟、中药材等种植产业。同时,该村根据地理、气候等特点,积极探索经济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引进大棚西瓜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撂荒闲置土地不但被重新利用了起来,村民可通过出租土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俞小利说,“让撂荒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算是一举多得。”
  据了解,教场塬村借助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从2013年开始,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就派驻干部到村任职,帮助全村68户302人通过移民搬迁,告别了几代人住土坯房的时代。同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抢抓南峡沟水库项目,发展“特色种植+集体经济”模式,将土地“代耕代种”规模经营作为解决耕地撂荒、提升规模效益的有效手段,将土地流转与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农户“共赢”的新路子。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