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冬季大棚蔬菜管理要点
  随着气温下降,蔬菜大棚内的地温也开始下降,有可能会造成蔬菜植株的长势衰弱,果实生长不良等问题。
  把控好温度
  把大棚内的温度调整到蔬菜适宜生长的范围内,可以将棚室内的温度计多挂在植株上部,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与所处高度基本成正相关。一般地面温度可比生长点处的温度低3摄氏度~7摄氏度,若作物生长点处的温度在34摄氏度左右,那么作物主体枝叶处的温度在27摄氏度~30摄氏度之间,处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内。
  棚室栽培,覆盖地膜,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从而加速大棚蔬菜作物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叶片温度,其叶片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低3摄氏度~5摄氏度,控制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范围之内。
  提高棚内气温,利于地温的提高。如果蔬菜大棚内的地温偏低,不但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蔬菜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差,有可能引起多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一般来说,白天土壤5厘米深处温度可比棚内气温低5摄氏度~7摄氏度,夜间土壤5厘米深处的地温要比气温高3摄氏度~5摄氏度。
  合理把控湿度
  控制蔬菜浇水的次数,减低棚内的湿度,但要保证水分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给大棚覆盖无滴膜,能够降低空气湿度。
  垄作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降低空气湿度。
  蔬菜要合理密植,以利于通风透气,降低空气湿度。
  在定植后覆盖地膜前,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
  在保证大棚蔬菜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及时通风,排出湿气。
  提高大棚蔬菜的地温
  冬季大棚蔬菜栽培的过程中,最好使用透明地膜,不仅可以提高地温,还能够兼具除草功效,同时还要做好蔬菜植株整枝打杈,调整田间结构的管理工作。
  此外,冬季低温大棚蔬菜除了做好以上几点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及早给蔬菜补充营养,做好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李晨)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